时间: 2025-04-27 10:51: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0:51:38
“智计”一词通常指的是智慧和策略的结合,即运用聪明才智来制定计划或解决问题。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智慧的计谋”或“巧妙的策略”。
在文学中,“智计”常用于描述角色通过智慧和策略来达成目标,如《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智计”来形容某人的聪明或狡猾。在专业领域,如军事、商业或政治,“智计”则指高级的战略规划和决策。
同义词中,“计谋”和“策略”更侧重于计划和方法,而“智谋”和“巧计”则强调智慧和巧妙。反义词则反映了缺乏智慧和策略的行为。
“智计”一词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智”指智慧,“计”指计划或策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仍然保持着其基本含义,但在使用上更加灵活和广泛。
在**文化中,“智计”常常与历史上的智者如诸葛亮、司马懿等联系在一起,成为智慧和策略的象征。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也常用于形容那些在复杂环境中能够巧妙应对的人。
“智计”这个词给人以聪明、机智和策略性的正面联想。它让人想到那些能够在困难情况下找到解决方案的人,给人以希望和信心。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需要运用智计的情况,比如在团队项目中,通过巧妙的策略和计划,我们成功地克服了困难,完成了任务。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智计”:
智计如星辰,
点亮黑暗夜。
巧思解难题,
智慧胜千军。
视觉上,“智计”可能让人联想到棋盘上的棋子,每一步都充满了策略和智慧。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古代战争中的号角声,伴随着智者的计谋。
在英语中,“智计”可以对应为“wit and strategy”或“cunning plan”。在不同文化中,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强调了智慧和策略的重要性。
通过对“智计”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智慧和策略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这个词不仅在文学和历史中有着丰富的应用,也在现代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和运用“智计”这样的词汇,能够提升我们的沟通和思考能力。
1.
【智】
(会意兼形声。从日,从知,知亦声。“知”的后起字。本义:聪明,智力强) 同本义。
【引证】
《荀子》引《孟子》-然后智生于忧患。 、 《韩非子·说难》-甚智其子。 、 《墨子·公输》-不可谓智。 、 《三国志·诸葛亮传》-智术浅短。 、 清·梁启超《少年中国说》-少年智则国智。
【组词】
智赛隋何,机强陆贾、 智数
智慧,智谋。
【引证】
《法言·脩身》-智,烛也。 、 《韩非子·显学》-智,性也。 、 《淮南子·俶真》-智者,心之府也。 、 《管子》-四时能变谓之智。 、 贾谊《治安策》-凡人之智,能见已然,不能见将然。
【组词】
智着、 才智、 智刃
2.
【计】
(会意。从言,从十。“言”有数(shǔ)的意思;“十”是整数,表示事物成一个数目。数数字,所以有计算的意思。本义:算账;总计;计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計,会算也。 、 《管子·七发》-计数刚柔也,轻重也,大小也,实虚也,远近也,多少也,谓之计数。 、 《礼记·内则》-学书计。 、 《礼记·月令》-命农计耦耕事。 、 《国语·郑语》。注:“算也。”-计亿事。 、 诸葛亮《出师表》-计日而待。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计日以还。 、 明·魏学洢《核舟记》-而计其长。 、 《聊斋志异·促织》-蹄躈各千计。
【组词】
计会、 计口、 计度、 算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