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16: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16:20
“同时并举”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在同一时间进行多项活动或采取多种措施。基本含义是指在同一时间段内,不相互冲突地进行或实施多个事项。
“同时并举”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汉语,其结构和意义在历史演变中保持相对稳定。在现代汉语中,这个成语仍然被广泛使用,但其使用频率可能因语境而有所不同。
在文化中,这个成语体现了人重视效率和多任务处理的特点。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这个成语常被用来形容那些能够在有限时间内完成多项任务的人。
这个词汇给人以积极、高效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那些能够在压力下保持冷静并有效管理时间的人。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使用这个成语来形容自己在工作和个人生活中同时处理多项任务的情况。例如,我在准备考试的同时并举地完成了家务。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时光如梭,我同时并举,在书页间穿梭,在梦想中飞翔。”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在忙碌的办公室中同时处理多项任务的场景。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节奏明快的音乐来增强这种同时并举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multitasking”或“doing multiple things at once”,但这些表达缺乏“同时并举”这个成语所蕴含的文化和历史深度。
“同时并举”这个成语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实用性。它不仅描述了一种高效的工作方式,也反映了*人对时间管理和多任务处理的重视。在个人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丰富性和表达的准确性。
以伏汛将至,近河诸地岁频歉,贫民甚多,谕疏筑诸工同时并举,以工代赈。
若把新旧两种道德~,岂不是认道德可以反背吗?
1. 【同】 ——见“胡同”hútòng。
2.
【时】
(形声。从日,寺声。从“日”与时间有关。本义:季度;季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时,四时也。 、 《释名》-四时,四方各一时,时,期也。 、 《左传·桓公六年》。注:“春夏秋也。”-谓其三时不害。 、 《孟子·篇叙》。注:“谓时曰支干五行相孤虚之属也。”-三时者,成岁之要时。又,天时不如地利。 、 《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时入山林。 、 《左传·闵公二年》-时事之征也。 、 《管子·山权数》-时者,所以记岁也。 、 《淮南子·天文》-四时者,天之吏也。 、 《尔雅·释天》。注:“道光照也。”-四时和谓之宝烛。 、 《书·尧典》。马注:“羲和四子掌四时。”-敬授人时。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 《左传·桓公六年》-谓其三时(指春夏秋)不害,而民和年丰也。
【组词】
时气、 时若、 时食、 时耕、 时夏、 时暑、 时景、 时禽、 时享、 时序、 时祀、 时田、 时令病、 时衣、 时芳
3.
【并】
(会意。《说文》:“从二立。”金文字形,为二人并立之形。本义:并行,并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並,併也。从二立,会意。今隶作並。 、 《仪礼·乡射礼》-並行。 、 《礼记·儒行》-並立则乐。 、 《荀子·儒效》-俄而並乎尧舜。 、 《礼记·玉藻》-並纽约用组。 、 《诗·齐风·还》-並驱从两肩兮,揖我谓我儇兮。 、 《文心雕龙·附会》-並驾齐驱,而一毂统辐。 、 《韩非子·难势》-且夫尧、舜、桀、纣千世而一出,是比肩并踵而生也。
【组词】
并列;并肩作战;并介、 并夹、 并封、 并心
4.
【举】
(形声。小篆字形,从手,舉(yǔ)声。本义:双手托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举,对举也。 、 《广韵》-举,擎也。 、 《庄子·逍遥游》-其坚不能自举也。 、 《史记·项羽本纪》-举所佩玉玦。
【组词】
举桉、 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