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2:02: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02:24
“同是天涯沦落人”这个词汇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字面意思是“同样是在天涯海角漂泊的人”。基本含义是指那些因为各种原因而远离家乡,流离失所,经历相似苦难的人。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词汇常用来表达对命运相似者的同情和共鸣。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它来形容那些经历相似困境的朋友或陌生人。在专业领域,如社会学或心理学,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讨论社会边缘群体的共同经历。
同义词:
反义词:
“同是天涯沦落人”源自白居易的《琵琶行》,这首诗描述了诗人与一位流落江湖的琵琶女相遇,并从她的遭遇中感受到共鸣。这个词汇随着诗歌的流传而广为人知,成为表达共同命运的经典表达。
在**传统文化中,这个词汇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仁爱”和“同情”,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在社会背景中,它反映了社会不公和个体苦难,是社会批判和人文关怀的体现。
这个词汇带有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深切的同情,让人联想到孤独、漂泊和无助。它激发人们对社会边缘群体的关注和对人性的深刻思考。
在现实生活中,我曾经在一次旅行中遇到一位同样独自旅行的陌生人,我们分享了各自的故事,那一刻,我们成了“同是天涯沦落人”,这种共鸣让我们的旅程增添了许多温暖。
在诗歌创作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一曲琵琶诉衷肠,
共饮长江水。
想象一幅画面:两个孤独的身影在海边相遇,背景音乐是悠扬的琵琶声,这样的场景和音乐会让人深刻感受到“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意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fellow travelers on the road of life”,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一种共同经历和共鸣的情感。
“同是天涯沦落人”这个词汇不仅是一个文学表达,更是一种深刻的人文关怀。它提醒我们在面对他人的苦难时,要有同情和理解,同时也鼓励我们在逆境中寻找共鸣和力量。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词汇丰富了我的情感世界,增强了我的同理心。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们~,得相互提携。
1. 【同】 ——见“胡同”hútòng。
2.
【是】
(会意。小篆字形,从日正。本义:正,不偏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十目烛隐曰直,以日为正曰是。-是,直也。 、 《礼记·玉藻》。疏:“谓正也。”-而疑是精粗之体。 、 《易·未济》-上九,濡其首,有孚失是。
3.
【天】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解字注》-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
【组词】
天灵、 天灵盖
4.
【涯】
(会意兼形声。从水,从厓(yá),厓亦声。厓,山边。本义:水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新附》-涯,水边也。 、 《古诗十九首》-各在天一涯。 、 孟郊《病客吟》-大海亦有洼,高山亦有岑。
【组词】
涯欸、 涯灌、 涯邻
5.
【沦】
(形声。从水,仑(lún)声。本义:水起微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沦,小波为沦。 、 《诗·魏风·伐檀》。传:“小风水成文转如轮也。”-河水清且沦猗。 、
6. 【落】 [方言]形容态度大方。
7.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