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8:56: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8:56:57
次生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指在原有基础上产生的、非原始的或第二级的。在不同的语境中,它可以指代次要的、派生的、后续的或从属的事物。
在文学中,“次生”可能用来描述一个角色的次要地位或一个情节的次要部分。在口语中,它可能用来指代某事物的次要版本或衍生品。在专业领域,如生态学,“次生林”指的是在原始森林被砍伐或破坏后自然恢复的森林。
同义词:衍生、次要、附属、从属 反义词:原始、主要、首要、根本
“次生”一词源自汉语,由“次”和“生”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次”有次要、次序之意,“生”则有产生、生长之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逐渐固定为指代非原始或第二级的事物。
在社会学中,“次生”可能用来描述社会结构中的次要群体或次级组织。在文化研究中,它可能指代主流文化之外的次文化或亚文化。
“次生”这个词可能带有一种次要或不那么重要的感觉,因此在情感上可能不太积极。它可能让人联想到需要努力才能达到原始或主要事物的水平。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讨论项目时听到“次生目标”这个词,指的是项目中除了主要目标之外的其他目标,这些目标虽然重要,但不是项目的核心。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次生”:
在次生的光芒中,
我寻找着原始的梦。
视觉上,“次生”可能让人联想到次级产品或次要的艺术作品。听觉上,它可能与次要的声音或背景音乐相关联。
在英语中,“secondary”可以对应“次生”,但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这个词的具体含义和使用可能有所不同。
“次生”这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有着丰富的含义,它不仅指代次要或派生的事物,还反映了事物之间的层次和关系。在我的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这个词的多重含义有助于我更准确地描述和理解世界。
1.
【次】
(形声。从欠,二声。本义:临时驻扎和住宿)。
同本义。
【引证】
《礼记·檀弓上》注-次,舍也。 、 《左传·襄公十八年》-楚师伐郑,次于鱼陵。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泰伯素服郊次。 、 《书·泰誓中》-王次于河朔。
2.
【生】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初生的草木,下面是地面或土壤。“生”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草木从土里生长出来;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生,进也。象草木生出土上。 、 《广雅》-生,出也。 、 《广韵》-生,生长也。 、 刘巘《易义》-自无出有曰生。 、 《易·系辞》-天地之大德曰生。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生好物也。 、 《荀子·王制》-草木有生而无知。 、 《诗·唐风·有杕之杜》-生于道左。 、 《诗·小雅·信南山》-生我百谷。 、 徐光启《甘薯疏序》-种之,生且蕃。 、 清·姚鼐《登泰山记》-多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
【组词】
生盛、 生化、 生骨、 生落、 生遂、 生荣、 生处、 生肌、 生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