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3:06: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3:06:47
保温瓶,又称热水瓶、暖水瓶或保温壶,是一种用于保持液体温度(无论是保温还是保冷)的容器。它通常由内外两层玻璃或不锈钢制成,中间抽成真空以减少热量的传导和对流。保温瓶的盖子通常也是绝热的,以防止热量通过蒸发损失。
保温瓶的概念可以追溯到18世纪,当时人们开始尝试制造能够保持食物和饮料温度的容器。现代保温瓶的设计是由苏格兰物理学家詹姆斯·杜瓦爵士在1**2年发明的,他需要一个能够保持低温的容器来储存液态气体。
在许多文化中,保温瓶是家庭和办公室的常见物品,尤其是在寒冷的地区或季节。它也是户外活动和旅行的必备品,因为它能够提供便携的热饮。
保温瓶常常与温馨、舒适和便利联系在一起。它让人联想到家庭、办公室的温暖氛围,或是户外活动中的小确幸。
在日常生活中,保温瓶是我上班时的必备品。无论是冬天的一杯热咖啡,还是夏天的冰水,它都能确保我在忙碌的一天中随时享受到适宜的饮品。
在诗歌中,保温瓶可以被描绘为一个忠实的伴侣,无论是在寒冷的冬日还是炎热的夏天,它都默默地守护着你的饮品温度。
想象一个保温瓶,它的金属外壳反射着阳光,盖子轻轻拧开时发出轻微的“嘶嘶”声,这些都能唤起一种实用与温馨并存的感觉。
在不同语言中,保温瓶的名称和设计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功能和用途是相似的。例如,在日语中,保温瓶被称为“魔法瓶”(マジックボトル),这个名字强调了它的神奇保温效果。
保温瓶是一个简单但极其实用的发明,它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对保温瓶的学*和分析,我更加欣赏它在设计和功能上的巧妙结合,以及它在不同文化和语境中的多样性应用。
1.
【保】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用手抱孩子形。金文写作从“人”从“子”。后来为了结构的对称,小篆变成“保”,使人不能因形见义了。本义:背子于背)。
同本义。
【引证】
唐兰《殷墟文字记》-负子于背谓之保,引申之,则负之者为保;更引申之,则有保养之义。然则保本象负子于背之义,许君误以为形声,遂取养之义当之耳。
2. 【温】 (形声。从水,昷声。本义:水名)。 古水名。
3.
【瓶】
(形声。从瓦,并声。《说文》本从缶。缶(fǒu),瓦器,即陶制器皿。本义:汲水器)。
古代比缶小的容器,用以汲水,也用以盛酒食。
【引证】
《说文》-瓶,瓮也。(瓮,汲瓶也)。 、 《方言》五-缶其小者谓之瓶。 、 《易·井》-羸其瓶。 、 《仪礼·士丧礼》-新盆槃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