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0:00: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00:34
“体无完肤”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身体没有一块完好的皮肤,形容受伤极其严重。基本含义是比喻事物受到极其严重的损害或批评,以至于无法保持原有的完整性。
在文学作品中,“体无完肤”常用来形容人物遭受的苦难或物品的破损程度。在口语中,它可以用来形容某人或某物受到的批评或打击非常严重。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医学,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比喻意义上仍可适用。
同义词中,“千疮百孔”强调的是多处损伤,而“支离破碎”和“破烂不堪”则更多形容事物的状态。反义词则强调完整和无损。
“体无完肤”源自中国古代的医学和军事用语,最初确实用来形容身体受伤的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扩展到了比喻领域,用来形容任何形式的严重损害。
在中国文化中,“体无完肤”常常与战争、灾难或激烈的辩论联系在一起,反映了社会对极端情况的认知和反应。
这个词汇给人带来的是一种强烈的负面情感,如痛苦、破坏和无力感。它可能让人联想到战争的残酷、辩论的激烈或是疾病的痛苦。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这个词汇来形容一部电影或书籍中的角色经历的极端困境,或者在讨论某个项目因为管理不善而遭受的严重损失时使用。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那场风暴后,花园体无完肤,唯有坚韧的玫瑰,依旧傲然绽放。”
视觉上,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伤痕累累的身体或破败的景象。听觉上,可能会让人想起哀伤的音乐或痛苦的呻吟。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orn to shreds”或“completely destroyed”,虽然它们在字面上没有直接对应“体无完肤”的意象,但在比喻意义上可以传达相似的严重损害的概念。
“体无完肤”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成语,它不仅描绘了物理上的损伤,也广泛应用于比喻各种形式的严重损害。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对于丰富语言表达和理解文化背景都有重要意义。
师纂亦与艾俱死……死之日体无完皮。
他就静悄悄地看下去,看到把各种责难都驳斥得~之后,他又低声念起来。
1. 【体】 亲近的,贴心的。 家庭成员个人积蓄的(指财物)。
2.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3.
【完】
(形声。从宀(mián),元声。“宀”与房屋有关。本义:完备,完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完,全也。 、 《荀子·劝学》-巢非不完也。 、 《荀子·议兵》-完全富足而趋赵。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完璧归赵。 、 《三国志·华佗传》-果得一死男,手足完具。 、 《战国策·秦策一》-不如伐蜀之完也。 、 贾谊《治安策》-功少而最完,势疏而最忠。 、 宋·苏洵《六国论》-不能独完。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无一完者。
【组词】
完计、 完完、 完充、 完锐、 完块、 完篇、 完丽、 完垒、 完名、 完书、 完德
4.
【肤】
(形声。从肉,盧省声。本义:人的皮肤)。
同本义。
【引证】
《论语·颜渊》-肤受之愬。 、 《商君书·算地》-衣不暖肤。 、 《诗·卫风·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组词】
肌肤、 肤革、 肤不生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