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2:58: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22:58:30
保留剧目:这个词汇通常用于戏剧领域,指的是一个剧团或剧院经常演出的一系列经典剧目。这些剧目因其艺术价值、观众喜爱度或历史意义而被保留下来,定期或不定期地演出。
保留剧目一词源自戏剧行业,最初指的是剧团为了保持艺术传承和观众基础而定期演出的剧目。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也被用于其他领域,形容那些被长期保留和使用的元素或策略。
在戏剧文化中,保留剧目代表了剧团的经典传承和艺术坚持。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也反映了人们对传统和经典的尊重与维护。
保留剧目给人以稳定、传统和经典的联想。它让人想到那些经久不衰的艺术作品,以及它们在历史长河中的持续影响力。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观看过一家老剧院的保留剧目演出,那种穿越时空的艺术体验令人难忘。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如同剧院的保留剧目,/ 那些古老的故事,/ 在岁月的舞台上,/ 依旧熠熠生辉。”
保留剧目让人联想到古老的剧院、经典的戏剧服装和悠扬的古典音乐,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一个充满历史感和艺术氛围的场景。
在不同语言和文化中,虽然具体词汇可能不同,但“保留剧目”这一概念在戏剧领域是普遍存在的。例如,在英语中,可能会用“repertoire”或“classic plays”来表达类似的意思。
保留剧目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和历史深度的词汇。它不仅在戏剧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也反映了人们对传统和经典的尊重。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文化视野和语言表达能力。
1.
【保】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用手抱孩子形。金文写作从“人”从“子”。后来为了结构的对称,小篆变成“保”,使人不能因形见义了。本义:背子于背)。
同本义。
【引证】
唐兰《殷墟文字记》-负子于背谓之保,引申之,则负之者为保;更引申之,则有保养之义。然则保本象负子于背之义,许君误以为形声,遂取养之义当之耳。
2.
【留】
(会意。从田,从丣,丣亦(yǒu)声。从“田”,表示停留的地方。本义:停留,留下)。
同本义(停止在某一处所,含有不动的意思)。
【引证】
《说文》-畱,止也。 、 《战国策·秦策》-令之留于酸枣。 、 《楚辞·云中君》-灵连蜷兮既留。 、 《素问·虐论》-风气留其处。 、 《史记·项羽本纪》-乃令张良留谢。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城入赵而璧留秦。 、 《资治通鉴·唐纪》-留五百人。 、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雪上空留。 、 明·于谦《石灰吟》-要留清白在人间。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留像于馆。
【组词】
逗留、 留舍、 留住、 留居、 留身、 留客住
3.
【剧】
(形声。本义:甚;厉害,严重)。
同本义。
【引证】
《文选》注引《说文》。朱骏声曰:“即勮字之误文。”-剧,甚也。 、 《剧秦美新》-何其剧欤。 、 《汉书·扬雄传》-口吃不能剧谈。 、 《汉书·赵充国传》-即疾剧,留屯毋行。 、 《荀子·解蔽》-不以梦剧乱知谓之静。
4.
【目】
(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眼睛形,外边轮廓象眼眶,里面象瞳孔。小篆处理为线条。先秦时期多用“目”,两汉以后,用眼逐渐多起来。“目”具有书面语色彩。本义:眼睛)。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目,人眼,象形。 、 《礼记·郊特牲。》-目者,气之清明者也。 、 《韩诗外传》-目者,心之符也。 、 《易·小畜卦》-夫妻反目。 、 《左传·宣公二年》-睅其目,皤其腹。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满目萧然。 、 晋·干宝《搜神记》-瞋目大怒。 、 《聊斋志异·狼三则》-目似瞑。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目不忍睹。
【组词】
目不斜视、 目见耳闻、 目治手营、 目空一世、 目眩神摇、 目无下尘、 目耗、 目指、 目眦、 目珠、 目睛、 目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