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00: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00:19
“体无完皮”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身体没有一块完整的皮肤。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遭受极大的痛苦或折磨,全身都是伤痕,没有一处完好无损的地方。
“体无完皮”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古老,可能源自古代对战争或刑罚的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
在**文化中,这个成语常用来强调痛苦和苦难的极端程度,反映了人们对战争、灾难和酷刑的深刻反思和同情。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和情感冲击,让人联想到痛苦、折磨和无助。它能够唤起人们对受难者的同情和对暴力的谴责。
在个人经历中,这个成语可能用于描述亲眼目睹或听闻的严重伤害**,如交通事故或自然灾害中的受害者。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那战火纷飞的日子里,士兵们体无完皮,每一道伤痕都是历史的见证。”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群伤痕累累的士兵,他们的身体上布满了伤痕,这种视觉冲击力极强。在音乐中,可以选择一些悲伤或沉重的旋律来配合这个成语的意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battered and bruised”或“scarred all over”,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情感和意义相似。
“体无完皮”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是一个非常有力的表达,能够深刻地传达痛苦和苦难的极端程度。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成语对于丰富语言表达和增强情感传递非常重要。
纂性急少恩,死之日体无完皮。
1. 【体】 亲近的,贴心的。 家庭成员个人积蓄的(指财物)。
2.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3.
【完】
(形声。从宀(mián),元声。“宀”与房屋有关。本义:完备,完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完,全也。 、 《荀子·劝学》-巢非不完也。 、 《荀子·议兵》-完全富足而趋赵。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完璧归赵。 、 《三国志·华佗传》-果得一死男,手足完具。 、 《战国策·秦策一》-不如伐蜀之完也。 、 贾谊《治安策》-功少而最完,势疏而最忠。 、 宋·苏洵《六国论》-不能独完。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无一完者。
【组词】
完计、 完完、 完充、 完锐、 完块、 完篇、 完丽、 完垒、 完名、 完书、 完德
4.
【皮】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是个口,表示兽的头;一竖表示身体;右边半圆表示已被揭起的皮;右下表手。“皮”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用手剥兽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皮,剥取兽革者谓之皮。 、 《广雅》-皮,剥也。 、 《战国策·韩策》-皮面抉眼。 、 《释名》-皮瓠以为蓄。
【组词】
皮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