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4:19: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4:19:24
“保持”是一个动词,字面意思是指维持某种状态或条件不变,持续存在或继续进行。它强调的是一种持续性和稳定性,即不让事物发生变化或失去原有的特性。
在不同的语境中,“保持”有着广泛的应用:
“保持”一词源于古汉语,其基本含义自古至今变化不大,主要用于描述维持某种状态或条件。在现代汉语中,其用法更加广泛,涵盖了从个人行为到社会状态的多个层面。
在中华文化中,“保持”常与“恒”、“常”等概念相联系,强调的是稳定性和持久性。在社会生活中,保持良好的习惯、关系和状态被视为重要的品质。
“保持”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积极的,因为它与稳定、坚持和成功等正面概念相关联。它鼓励人们面对困难时保持冷静和坚定。
在个人生活中,我经常使用“保持”来提醒自己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保持锻炼和良好的饮食习惯。
诗歌: 保持一片宁静的心湖, 不被外界的喧嚣所扰。 保持一缕温暖的阳光, 即使在最寒冷的冬日。
视觉联想:想象一个人在风雨中坚定地站立,保持不变的姿势,这传达了一种坚韧和稳定的感觉。 听觉联想:听到“保持”这个词时,可能会联想到平静的呼吸声或稳定的节拍声,这些都是与稳定和持续相关的声音。
在英语中,“保持”可以对应为“maintain”或“keep”,它们在用法和含义上与汉语中的“保持”相似,但也有一些细微的差别。例如,“maintain”更常用于技术或专业领域,而“keep”则更常用于日常对话。
通过对“保持”的深入学习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重要性。这个词不仅在语言表达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也在个人和社会生活中具有深远的意义。它提醒我们要坚持和维护那些对我们重要的东西,无论是健康、关系还是价值观。
1.
【保】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用手抱孩子形。金文写作从“人”从“子”。后来为了结构的对称,小篆变成“保”,使人不能因形见义了。本义:背子于背)。
同本义。
【引证】
唐兰《殷墟文字记》-负子于背谓之保,引申之,则负之者为保;更引申之,则有保养之义。然则保本象负子于背之义,许君误以为形声,遂取养之义当之耳。
2.
【持】
(形声。从手,寺声。本义:拿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持,握也。 、 《礼记·射义》-持弓矢审固。 、 《国语·越语》-有持盈。 、 晋·干宝《干将莫邪》-客持头往见楚王,王大喜。 、 《战国策·燕策》-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组词】
持仗、 持斧操斤、 持笔;持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