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5:17: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5:17:13
“三晋”字面意思指的是**历史上的三个晋国,即春秋时期的晋国分裂后的韩、赵、魏三国。基本含义是指这三个国家,后来也泛指山西省,因为山西省在历史上曾是这三个国家的领土。
“三晋”一词源于春秋时期晋国的分裂,后逐渐演变为指代山西省。在历史长河中,这个词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成为山西的代名词。
在山西文化中,“三晋”是一个重要的文化符号,代表了山西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传承。在社会背景中,山西人常以“三晋”自居,表达对家乡的认同和自豪。
“三晋”这个词给我带来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的自豪感。它让我联想到山西的古建筑、传统艺术和深厚的历史底蕴。
在我的生活中,曾有幸参观山西的古迹,如平遥古城、云冈石窟,这些经历让我对“三晋”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情感连接。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三晋”:
三晋大地,古韵悠长,
石窟佛光,古城墙。
历史长河,文化传承,
三晋儿女,心怀乡。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山西的古建筑、黄土高原的景象;结合音乐,可以联想到古筝、琵琶等传统乐器的音色,营造出一种古朴、悠远的氛围。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中可能用“Shanxi”或“Three Jins”来表达,但缺乏“三晋”这一特定历史文化的内涵。
“三晋”这个词不仅是一个地理名称,更是一个承载了丰富历史文化的符号。在我个人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三晋”这个词,能够更好地传达对山西历史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1.
【三】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 、 《广韵》-三,数名。 、 《庄子·齐物论》-二与一为三。 、 《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王三赐命。 、 《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结恨三泉。 、 《易·需》-有不速之客三人来。 、 《国语·周语下》-纪之以三。 、 《战国策》-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组词】
三叉、 三木、 三节、 三学、 三衙、 三巡、 三休、 三脚猫、 三班六房、 三已、 三五
2.
【晋】
(会意。小篆字形,从日。指追着太阳一直前进。本义:上进)。
进。
【引证】
《说文》-晉,进也。日出,万物进。 、 《易·序卦》-晋者,进也。 、 《周礼·田仆》-王提马而走诸侯晋。 、 班固《幽通赋》-盍孟晋以迨群兮。(盍:为什么不;孟,勉力;迨,赶上;群:大家。)
【组词】
晋谒、 晋接、 晋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