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4:20: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4:20:55
词汇“三哺”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经过检索,没有找到确切的标准定义和广泛的使用记录。因此,我将基于可能的含义和语境进行分析。
由于“三哺”不是一个标准词汇,我们可以推测其字面意思。在中文中,“三”通常表示数量,而“哺”可以指喂养或哺育。因此,“三哺”可能指的是三次喂养或哺育的行为。
由于“三哺”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如果出现这个词,可能是用来描述某种特定的喂养行为或仪式。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根本不会出现,除非是在特定的方言或地区性表达中。
由于“三哺”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很难提供具体的例句。如果要在虚构的语境中使用,可以是这样的:
同义词可能包括“三次喂养”或“多次哺育”,而反义词则难以确定,因为没有明确的对应词汇。
由于“三哺”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其词源和演变难以考证。可能是某个地区或方言中的特定表达,随着时间的推移,没有被广泛接受和使用。
如果“三哺”在某个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有特定的含义,那么它可能反映了该文化中对喂养和哺育的重视。然而,由于缺乏具体信息,这一点难以深入分析。
对于“三哺”这个词汇,可能会有一种温馨和关怀的情感联想,因为它涉及到喂养和哺育,这是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关爱行为。
由于“三哺”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遇到与该词汇相关的经历或故事的可能性非常低。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将“三哺”作为一个象征性的词汇,用来表达关爱和成长的主题。例如:
由于“三哺”涉及到喂养和哺育,可能会联想到温馨的家庭场景,如母亲喂奶的画面,或是婴儿的哭声和笑声。
由于“三哺”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及其使用情况难以比较。
对于“三哺”这个词汇,由于缺乏具体的使用和定义,难以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理解。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常用词汇更为重要。如果“三哺”在某个特定的语境或文化中有特定的含义,那么了解这一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该文化中的价值观和习俗。
1.
【三】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 、 《广韵》-三,数名。 、 《庄子·齐物论》-二与一为三。 、 《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王三赐命。 、 《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结恨三泉。 、 《易·需》-有不速之客三人来。 、 《国语·周语下》-纪之以三。 、 《战国策》-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组词】
三叉、 三木、 三节、 三学、 三衙、 三巡、 三休、 三脚猫、 三班六房、 三已、 三五
2.
【晡】
(形声。从日,甫声。本义:申时(等于现在下午三时至五时))。
申时,即午后三时至五时。
【引证】
《资治通鉴·唐纪》-脯时,门坏。元济于城上请罪,进城梯而下之。 、 汉·班固《汉书》-贺发,晡时至定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