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43: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43:47
海盆:海盆是指海洋中的大型盆地,通常由海底地形构成,是海洋地质结构的基本单元。海盆的边界通常由海岭、海沟、大陆边缘等地质构造所界定。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海盆可能被用来象征深邃、未知或神秘,如在描述探险或科幻小说中。
口语:在日常口语中,海盆一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讨论地理或海洋学话题时会出现。
专业领域:在地质学、海洋学和地理学中,海盆是一个专业术语,用于描述海洋的地质结构和分布。
同义词:海槽、海渊
反义词:海岭、大陆架
词源:海盆一词由“海”和“盆”组成,其中“海”指海洋,“盆”指盆地,合起来即指海洋中的盆地。
演变:随着地质学和海洋学的发展,海盆的概念逐渐细化,包括了不同的类型和特征。
在海洋文化中,海盆可能被视为资源丰富的区域,与渔业、石油开采等活动相关。
海盆可能让人联想到深邃、神秘和未知的探险,激发人们对海洋的好奇和敬畏。
在讨论海洋保护或海洋资源开发时,海盆的概念经常被提及,用以说明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可以将海盆比喻为心灵的深渊,探索内心的未知和深邃。
结合海底摄影和海洋音乐,海盆可以带来深邃、宁静的视觉和听觉体验。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中的“ocean basin”,德语中的“Meeresbecken”,都指代类似的概念,但在具体使用和文化联想上可能有所不同。
海盆作为一个地理和地质学术语,虽然在日常口语中不常见,但在专业领域和相关文化讨论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帮助我们理解海洋的结构和动态,也激发了人们对海洋的探索和保护意识。
1.
【海】
(形声。从水,每声。本义:大海,海洋)。
百川会聚之处。后指邻接大陆而区域范围小于洋的咸水水体。
【引证】
《说文》。按,海势圆,就地心也。海味咸,湿热之气蒸也。海气绿,穹苍之映,云雾不能隔也。-海,天池也。以纳百川者。从水,每声。 、 《礼记·乡饮酒义》。注:“海水之委也。”-祖天地之左海也。 、 《孟子·告子下》-孙叔敖举于海。 、 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前途似海。 、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半壁见海日。
【组词】
近海、 沿海、 海岳、 海藏
2.
【盆】
(形声。从皿,分声。皿,泛指盘碗一类器具。本义:盛东西或洗涤用的器皿。通常为圆形,口大底小,比盘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盆,盎也。 、 《考工记·陶人》-盆实二鬴,厚半寸,脣寸。 、 《周礼·牛人》。司农注:“所以盛血。”-与其盆簝。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盆器倾侧。
【组词】
炭盆、 脸盆;大铜盆、 盆吊、 盆冤、 盆口精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