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31: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31:37
树神: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与树木相关的神灵或超自然存在。在许多文化中,树神被视为树木的守护者或森林的灵魂,具有保护、治愈和赋予生命的力量。
树神的概念在许多古代文明中都有出现,如北欧神话中的世界树(Yggdrasil)和希腊神话中的潘神(Pan)。随着时间的推移,树神的形象和意义在不同的文化和**中有所演变,但其核心概念——对自然的敬畏和保护——始终保持不变。
在许多文化中,树神被视为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象征着生命、成长和再生。在现代社会,树神的概念被用来强调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树神这个词汇常常带有一种神秘和敬畏的情感。它让人联想到茂密的森林、古老的树木和自然界的奥秘。这种联想可以激发人们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自然的决心。
在我的家乡,有一棵被村民们尊为树神的老橡树。每年春天,村民们都会举行仪式,感谢树神的保护和赐予的丰收。
在诗歌中,树神可以被描绘为:
在幽深的林间,树神低语, 枝叶轻摇,诉说着古老的秘密。 它的根深扎大地, 守护着生命的循环不息。
树神的形象可以与茂密的森林、古老的树木和自然的声音(如鸟鸣、风声)联系在一起。这些视觉和听觉元素共同营造出一种神秘和宁静的氛围。
在不同文化中,树神的概念有着相似之处,但也存在差异。例如,北欧神话中的世界树(Yggdrasil)连接着九个世界,而非洲的一些部落则崇拜特定的树木作为神灵的居所。
树神这个词汇不仅代表了自然界的神秘和力量,也提醒我们要尊重和保护环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树神可以作为一个强有力的象征,激发人们对自然的热爱和责任感。
1.
【树】
(形声。从木,尌(shù)声。本义:栽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植,立也。假借为尌竖字。-树,生植之总名。 、 《左传·昭公二年》-宿敢不封殖此树。 、 《国语·晋语》。注:“树木也。”-夫坚树在始。 、 周礼《中庸》。注:“谓殖草木也。”-地道敏树。 、 《周礼·大司徒》-二曰树艺。 、 《诗·鄘风·定之方中》-树之榛栗。 、 《孟子·梁惠王上》-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组词】
树事、 树杨、 十年之计,在于树木;树其树以荫行人
2.
【神】
(会意。从示申。“申”是天空中闪电形,古人以为闪电变化莫测,威力无穷,故称之为神。本义:神灵)。
传说中的天神,即天地万物的创造者或主宰者。
【引证】
《说文》-神,天神引出万物者也。 、 《周礼·大司乐》。注:“谓五帝及日月星辰也。”-以祀天神。 、 《大戴礼记·曾子天圆》-阳之精气曰神。 、 《列子·汤问》-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组词】
神司、 神会、 神祗、 神浒、 神馆、 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