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3:14: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3:14:33
词汇“树皴儿”在中文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这个词汇似乎并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因此无法提供一个确切的基本定义。它可能是某个方言词汇或者是某个特定社群中的俚语。由于缺乏具体的信息,我们无法进行深入的语境分析、示例句子提供、同义词与反义词的比较、词源与演变的探讨、文化与社会背景的分析、情感与联想的讨论、个人应用的分享、创造性使用的尝试、视觉与听觉联想的探讨以及跨文化比较。
由于“树皴儿”不是一个广泛认知的词汇,我们无法提供上述各个方面的详细分析。如果这个词汇是来自于某个特定的方言或者社群,那么它的使用和意义可能会受到该方言或社群的限制,不具备普遍性。
在反思与总结部分,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即“树皴儿”不是一个标准汉语词汇,因此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的重要性有限。如果未来有更多的信息或者上下文出现,我们可以进一步探讨这个词汇的具体含义和使用情况。
1.
【树】
(形声。从木,尌(shù)声。本义:栽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植,立也。假借为尌竖字。-树,生植之总名。 、 《左传·昭公二年》-宿敢不封殖此树。 、 《国语·晋语》。注:“树木也。”-夫坚树在始。 、 周礼《中庸》。注:“谓殖草木也。”-地道敏树。 、 《周礼·大司徒》-二曰树艺。 、 《诗·鄘风·定之方中》-树之榛栗。 、 《孟子·梁惠王上》-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组词】
树事、 树杨、 十年之计,在于树木;树其树以荫行人
2.
【皴】
皮肤坼裂。
【引证】
《字略》-皴,皮细起也。
【组词】
皴劈、 孩子的手皴了
打皱;皱缩。
【引证】
宋·盛均《真龙对》-客皴眉而俯,不复抽言。
【组词】
几天没洗澡,满身是皴了
3.
【儿】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人”字,上面象小儿张口哭笑。“儿”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儿”的字大都与“人”有关。本义:幼儿。古时男称儿,女称婴,后来孩童都称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儿,孺子也。 、 《老子》第九章-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 《史记·循吏列传》-老人儿啼。 、 《苍颉篇》-男曰儿,女曰婴。 、 《列子·汤问》-见两小儿辩斗。
【组词】
儿女子、 儿剧、 儿话、 儿撬、 儿拜、 儿啼、 儿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