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29: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29:06
树篱(Hedge) 是指由灌木或小乔木紧密种植形成的屏障,通常用于园艺、景观设计或作为边界。树篱可以是自然生长的,也可以是人工修剪和维护的。
树篱一词源自中古英语的“hegge”,其根源可以追溯到古英语的“haga”,意为“围栏”或“树篱”。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在英语中保持了其基本含义,但在现代英语中,它更多地与园艺和景观设计相关联。
在许多文化中,树篱被视为保护和隐私的象征。在英国乡村,树篱是常见的景观元素,它们不仅提供视觉上的美感,还为野生动物提供了栖息地。
树篱常常让人联想到宁静的乡村生活、隐私和安全感。它们也可以唤起对自然和生态平衡的思考。
在我小时候,家附近有一片茂密的树篱,我和朋友们经常在那里玩耍,探索树篱后面的秘密花园。
诗歌: 在树篱的阴影下, 秘密花园静静躺, 花朵轻语,鸟儿歌唱, 自然的诗篇,永恒长。
树篱的视觉联想通常是绿色、茂密和有序的。听觉上,树篱可能伴随着鸟鸣和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
在不同文化中,树篱的功能和象征意义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日本,树篱(如“笹垣”)在园林设计中非常常见,它们不仅用于分隔空间,还具有美学和精神上的意义。
树篱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自然和园艺的结合,还承载了文化、情感和隐私的多种含义。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树篱这一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丰富地描绘和理解周围的世界。
1.
【树】
(形声。从木,尌(shù)声。本义:栽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植,立也。假借为尌竖字。-树,生植之总名。 、 《左传·昭公二年》-宿敢不封殖此树。 、 《国语·晋语》。注:“树木也。”-夫坚树在始。 、 周礼《中庸》。注:“谓殖草木也。”-地道敏树。 、 《周礼·大司徒》-二曰树艺。 、 《诗·鄘风·定之方中》-树之榛栗。 、 《孟子·梁惠王上》-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组词】
树事、 树杨、 十年之计,在于树木;树其树以荫行人
2.
【篱】
(形声。从竹,离声。本义:篱笆)。
同本义。用竹、苇或树枝等编成的蔽障物,以保护场地。也说“笆篱”。
【引证】
晋·陶潜《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庭中始为篱。
【组词】
樊篱、 篱子、 篱花、 篱门、 篱陌、 篱垣、 篱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