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8:03: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8:03:47
词汇“怀山襄陵”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四个字组成,分别是“怀”、“山”、“襄”和“陵”。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怀山襄陵”字面意思是指心中怀抱着山岳,襄助着陵墓。这个成语比喻心怀壮志,有远大的抱负和志向。
在文学作品中,“怀山襄陵”常用来形容人物的雄心壮志,如在古代诗词中形容英雄人物的豪情壮志。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正式的演讲或文章中,可以用来表达对某人远大理想的赞扬。
“怀山襄陵”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体现了古代**人对山岳和陵墓的敬畏之情,以及对远大理想的追求。
在文化中,山岳和陵墓都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山岳象征着稳固和崇高,陵墓则与尊贵和永恒相关。因此,“怀山襄陵”这个成语也反映了人对理想和抱负的崇高追求。
这个成语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让人联想到那些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人物形象。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篇关于青年创业者的报道中看到“怀山襄陵”这个成语,用来形容那些有着远大梦想和坚定信念的年轻人。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怀山襄陵志,踏浪逐星辰。”
想象一个人站在高山之巅,面对着广阔的天地,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决心,这样的画面和背景音乐中的激昂旋律相得益彰。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reach for the stars”(伸手摘星),表达了类似的远大理想和抱负。
“怀山襄陵”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表达,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对理想和抱负的追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深度和表现力。
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浮天。
譬如洪水横行,~。
1.
【怀】
(形声。从心,褱声。本义:想念,怀念)。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怀,思念也。 、 《诗·周南·卷耳》-嗟我怀人。 、 、 《诗·召南·野有死麕》-有女怀人。 、 《楚辞·悲回风》-惟佳人之独怀兮。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怀良辰以孤往。 、 《后汉书·列女传》-久行怀思。 、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而不怀仁。 、 范仲淹《岳阳楼记》-去国怀乡。(国,国都)
【组词】
怀土、 怀香、 怀慕、 怀乡
2.
【山】
(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山,土有石而高。 、 《国语·周语》-山,土之聚也。 、 《左传·昭公四年》-山人取之。 、 《礼记·明堂位》-夏后代山。 、 《列子·汤问》-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 《诗·小雅·天保》-如山如阜,如冈如陵。 、 《荀子·赋》-生于山阜,处于室堂。 、 《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 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组词】
山霭、 山灵、 山阿、 山岩、 山隈、 山啜、 山落、 山孤钉、 山头、 山长、 山主、 山观、 山关
3.
【襄】
(会意。据金文,“襄”是手拿农具在地里挖一个个小洞,放进种子,再盖土。《说文》称“解衣耕”。本义:解衣耕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襄,汉令:解衣耕谓之襄。 、 《周书·谥法》-辟地为襄。
4.
【陵】
(形声。从阜(fù),表示与地形地势的高低上下有关。夌(líng)声。本义:大土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陵,大阜也。 、 《诗·小雅·天保》-如山如阜,如冈如陵。 、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殽有二陵焉。 、 《国语·齐语》-陵阜陆墐。 、 《易·渐卦》-鸿渐于陵。 、 《聊斋志异·促织》-古陵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