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6:23: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6:23:11
市树: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城市的树”,通常指的是一个城市官方指定的代表性树木。市树往往具有象征意义,可能是因为其在该地区的历史、文化、生态或美学价值而被选定。
市树的概念可能起源于古代城市对特定树木的崇拜或利用,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市树成为现代城市规划和环境美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市树在不同文化中可能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例如,在东方文化中,某些树木可能与长寿和坚韧不拔的品质相关联;而在西方文化中,树木可能更多地与季节变化和生命循环相联系。
市树往往能唤起人们对家乡的情感和对自然美的欣赏。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宁静的公园、历史的沉淀或是城市的绿色未来。
个人可能在与市树相关的活动中参与,如植树节活动,或是通过摄影、绘画等方式表达对市树的喜爱。
在诗歌中,市树可以被描绘为城市的守护者,静静地见证着城市的日新月异。
市树的图片可能让人联想到城市的绿色空间,而风吹过树叶的声音则可能带来宁静和放松的感觉。
不同国家和城市可能有不同的市树,如法国巴黎的梧桐树,日本京都的樱花树,这些市树反映了各自城市的特色和文化。
市树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仅是关于树木的描述,它还承载着城市的历史、文化和环境意义。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市树这一概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沟通和理解不同城市的特色和价值观。
1.
【市】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是“之”(往),下面是“兮”,表市场嘈杂声。本义:市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古者神农作市,或曰祝融也。-市,买卖之所也。 、 《管子·乘马》-市者,货之准也。 、 《周礼·司市》-大市日昃而市,百族为主;朝市朝时而市,商贾为主;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 、 《公羊传·宣公十五年》注-因井田以为市,故俗语曰市井。 、 《论语》-肆之市朝。 、 《孟子·梁惠王上》-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 、 唐·白居易《卖炭翁》-市南门外泥歇。 、 明·刘基《卖柑者言》-置于市,贾十倍。
【组词】
市征、 市曹、 市声、 市人、 市吏、 市刑、 市司
2.
【树】
(形声。从木,尌(shù)声。本义:栽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植,立也。假借为尌竖字。-树,生植之总名。 、 《左传·昭公二年》-宿敢不封殖此树。 、 《国语·晋语》。注:“树木也。”-夫坚树在始。 、 周礼《中庸》。注:“谓殖草木也。”-地道敏树。 、 《周礼·大司徒》-二曰树艺。 、 《诗·鄘风·定之方中》-树之榛栗。 、 《孟子·梁惠王上》-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组词】
树事、 树杨、 十年之计,在于树木;树其树以荫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