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43: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43:16
“借端生事”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借着某个由头或借口来制造事端,挑起纷争或麻烦。这个词汇通常用来描述那些故意找茬、无事生非的行为。
在文学作品中,“借端生事”常被用来描绘那些心怀不轨的人物,通过制造事端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批评那些无理取闹的人。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政治分析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描述那些通过制造争议来转移公众注意力的策略。
“借端生事”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由“借端”和“生事”两个词组合而成。在古代文献中,这个成语就已经出现,用以描述那些故意制造麻烦的行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和为贵”,因此“借端生事”这种行为往往被视为不道德的。在现代社会,这种行为可能被视为破坏社会和谐,影响人际关系。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负面的,联想到的是那些故意制造麻烦、不诚实的人。它提醒我在人际交往中要保持诚实和正直。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遇到过同事借端生事,试图通过制造小矛盾来掩盖自己的错误。这种行为最终被大家识破,导致其信誉受损。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借端生事者,心机深似海,风波起时,众人皆醒。”
视觉上,我联想到的是一张描绘阴谋和纷争的画面,人物表情狡猾。听觉上,可能是紧张的背景音乐,增强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tir the pot”或“create trouble out of nothing”,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含义相近。
“借端生事”这个词汇在描述人际关系中的负面行为时非常有用。它不仅帮助我识别和避免这类行为,也提醒我在语言表达中要诚实和正直。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类成语对于提升语言能力至关重要。
如有借端生事者,立拿重处。
老饕借端又生事,假称防患设科条。
1.
【借】
(形声。从人,昔声。本义:借,借进,借出)。
借进。
【引证】
《说文》。朱骏声曰:“即藉字之转注。古只作藉。”-借,假也。 、 《广韵》-借,假借也。 、 《晋书·阮裕传》-借无不给。 、 宋·王安石《伤仲永》-借旁近与之。 、 清·袁枚《黄生借书说》-允修借书。 、 、 、
【组词】
求借、 挪借、 借当、 借当头、 借典
2.
【端】
(形声。从立,耑(duān)声。本义:站得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立容直也。”-端,直也。 、 《广雅·释诂一》-端,正也。 、 《礼记·祭义》-以端其位。 、 《礼记·王藻》-端行颐霤如矢。 、 《礼记·曲礼》-振书端书于君前。
【组词】
端行、 端拱、 端伟、 端端、 端身
3.
【生】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初生的草木,下面是地面或土壤。“生”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草木从土里生长出来;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生,进也。象草木生出土上。 、 《广雅》-生,出也。 、 《广韵》-生,生长也。 、 刘巘《易义》-自无出有曰生。 、 《易·系辞》-天地之大德曰生。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生好物也。 、 《荀子·王制》-草木有生而无知。 、 《诗·唐风·有杕之杜》-生于道左。 、 《诗·小雅·信南山》-生我百谷。 、 徐光启《甘薯疏序》-种之,生且蕃。 、 清·姚鼐《登泰山记》-多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
【组词】
生盛、 生化、 生骨、 生落、 生遂、 生荣、 生处、 生肌、 生条
4.
【事】
(形声。从史,之省声。史,掌管文书记录。甲骨文中与“吏”同字。本义:官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事,职也。 、 《韩非子·五蠹》-无功而受事,无爵而显荣。
【组词】
事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