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0:55: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20:55:06
“不弱”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某事物或某人的能力、强度、影响力等并不逊色,具有相当的竞争力或影响力。它通常用来强调某事物或某人的实力不容小觑。
“不弱”由“不”和“弱”两个字组成,其中“不”表示否定,“弱”表示力量小或能力不足。在汉语中,“不弱”作为一个复合词,其使用历史悠久,广泛应用于各种语境中。
在**文化中,“不弱”常用来表达对某人或某事物的肯定和赞赏,强调其具有相当的竞争力或影响力。在社会交往中,使用“不弱”可以传递出积极向上的态度和价值观。
“不弱”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积极的,它让人联想到坚强、有力和有竞争力。在表达中,使用“不弱”可以增强语句的力度和说服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用“不弱”来评价一位朋友在项目中的表现,表达对他的赞赏和鼓励。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不弱”来描述自然界的壮丽景象:
山川不弱,巍峨耸立,
江河不弱,奔流不息。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壮丽的山川河流图,用“不弱”来形容其雄伟壮观。在音乐中,可以选择一首激昂的交响乐,用“不弱”来形容其磅礴的气势。
在英语中,“不弱”可以对应为“not weak”或“strong”,但其表达的语境和情感色彩可能有所不同。在不同文化中,对“不弱”的理解和使用也会有所差异。
“不弱”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词汇,它不仅传达了肯定和赞赏,还强调了事物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合理运用“不弱”可以增强语句的力度和说服力,传递出积极向上的态度和价值观。
1.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2.
【弱】
(会意。小篆字形,两把弯曲的弓,“彡”(shān)象毛羽之形,合起来表示柔弱。本义:气力小;势力差)。
同本义。与“强”相对。
【引证】
《说文》-弱,桡也。上象桡曲,彡象毛氂桡弱也。 、 《易·大过》-栋桡,本末弱也。 、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颉遇王子弱焉。 、 《淮南子·原道》-志弱而事强。 、 《孙子·谋攻》-辅隙者则国必弱。 、 《左传·哀公十年》-众散为弱。 、 《商君书·错法》-有土者不可以言贫,有民者不可以言弱。 、 《周书·武顺》-两争曰弱。 、 陈寿《隆中对》-然操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 《老子》-弱者道之用。 、 陶潜《游斜川》-弱湍驰文舫,闲谷矫鸣鸥。
【组词】
弱植、 弱道、 弱人、 弱湍、 弱力、 弱才、 弱孤、 弱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