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24: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24:19
探囊取物 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伸手到袋子里取东西,比喻事情非常容易做到。基本含义是指做某件事情轻而易举,毫不费力。
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如探囊取物。”原意是指从袋子里取东西,后来逐渐演变为形容事情非常容易做的成语。
在**文化中,这个成语常用来赞扬某人的能力或技巧,强调其轻松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个成语给人以轻松、自信的感觉,联想到了高效和专业。
在工作中,我曾遇到一个技术问题,对于我的同事来说,解决它就像探囊取物一样简单,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专业技能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他的笔下生花,创作诗歌如同探囊取物,每一行都流淌着智慧的甘泉。”
想象一个人轻松地从口袋里取出物品的画面,或者听到一个人轻松地描述他如何轻松完成任务的声音,都能很好地体现这个成语的含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有“a piece of cake”或“as easy as pie”,都是用来形容事情非常容易。
探囊取物 这个成语简洁而形象地表达了事情的轻松和容易,它在不同的语境中都能很好地传达这种感觉。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丰富性和表达的准确性。
中国用吾为相,取江南如探囊中物尔。
点小事,如~。
五代时期,北方后周人韩熙载到南唐去做官,朋友李谷为他饯行,韩熙载想带兵平定中原,李谷说他如果当上宰相一定带兵像手伸进口袋里一样夺取江南。李谷被周世宗任命为将军进攻南唐,取得节节胜利,后来升为宰相
1.
【探】
(形声。从手,罙(shēn)声。本义:摸取)。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远取犹深取也。-探,远取之也。 、 《尔雅》。注:“摸取也。”-探,取也。 、 《铨言》。注:“捉筹也。”-必探筹而定分。 、 《书·多方》-则惟尔多方探天之威。 、 《论语·季氏》-见不善如探汤。 、 《荀子·君道》-不待探筹投钩而公。 、 《列子·汤问》-日中如探汤。 、 《聊斋志异·促织》-探石发穴。
【组词】
探丸、 探囊
2. 【囊】
3.
【取】
(会意。从又,从耳。甲骨文字形。左边是耳朵,右边是手(又),合起来表示用手割耳朵。古代作战,以割取敌人尸体首级或左耳以计数献功。本义:割下左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取,捕取也。 、 《周礼》-大兽公之,小禽私之,获者取左耳。 、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且今之勍者,皆吾敌也,虽及胡者,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 、 《资治通鉴·唐纪》-取吴元济。
4.
【物】
(形声,从牛,勿声。“勿”是一种杂色旗,表示杂色。本义:万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物,万物也。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于牵牛,故从牛。 、 《礼记·乐记》-物以群分。 、 《淮南子·天文》-四时之散精为物。 、 《荀子·正名》-物也者,大共名也。 、 《周礼·太宰》-九曰物贡。
【组词】
物品、 物母、 物曲、 物如、 物序、 物祖、 物际、 物恺、 物灵、 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