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4:55: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4:55:00
“方寸万重”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方寸之地(即心)有万重深意或情感。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的内心世界非常复杂,情感丰富,或者心思深沉,难以捉摸。
在文学作品中,“方寸万重”常用来描绘人物的内心活动,如诗句“方寸万重,情深似海”。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这个成语来形容某人心情复杂或难以理解。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描述人的深层心理状态。
同义词:心事重重、心思缜密、心绪纷乱 反义词:心无旁骛、心平气和、心旷神怡
“方寸万重”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汉语,方寸指的是人的心脏所在的位置,古人认为心是思维和情感的中心。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用于描述人的内心世界。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心被视为情感和道德的中心,因此“方寸万重”这个成语在中国文学和日常对话中非常常见,反映了中国人对内心世界的重视。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深沉和复杂。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内心充满矛盾和挣扎的人,以及他们在面对生活挑战时的不易。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用“方寸万重”来形容一个朋友在面对家庭问题时的复杂心情。这个成语帮助我更准确地表达了她的内心状态。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月下独酌,方寸万重,思绪如潮,难平一江春水。”
视觉上,我可以联想到一个孤独的人在月光下静静思考的画面。听觉上,可能是夜晚的宁静和偶尔的风声,增添了一种深沉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 heart full of complexities”或“a mind of deep thoughts”,但这些表达没有“方寸万重”那种诗意和深邃的感觉。
“方寸万重”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汉语词汇,也让我更加理解人的内心世界的复杂性。在表达情感和描述人物心理时,这个成语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
方寸万重,悉候晤语。
1.
【方】
(象形。下从舟省,而上有竝头之象。故知并船为本义。本义:并行的两船;泛指并列;并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方,併船也。象两舟总头形。 、 《尔雅》。李注:“竝两船曰方舟。”-大夫方舟。 、 《庄子·山木》-方舟而济于河。 、 《仪礼·乡射礼》。注:“犹併也。”-不足方。 、 《国语·齐语》-方舟设泭。 、 《诗·周南·汉广》-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 《资治通鉴》-操军方连战舰,首尾相接。 、 《史记·郦食其列传》-蜀汉之粟,方船而下。
【组词】
方轨、 方轩
2.
【寸】
(指事。小篆字形,从又,从一。“又”象手形,“一”指下手腕一寸之处。“寸”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寸”的字往往与“手”有关。本义:中医切脉,称距离手腕一寸长的部位为“寸口”,简称“寸”)。
【组词】
寸田、 寸关尺
长度单位, 1/10尺为一寸,古代计量长度单位的标准不同,寸的具体数值也有差异。
【引证】
《后汉书·列女传》-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
3. 【万】 原为中国古代鲜卑族部落名;后为复姓。
4.
【重】
(会意兼形声。金文字形,从东,从壬(tǐng),东亦声。壬,挺立。东,囊袋。人站着背囊袋,很重。《说文》:“重,厚也。”徐锴:“壬者,人在土上,故为厚也。”本义:分量大,与“轻”相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重,厚也。从王,東声。王者安土不迁之意。 、 《易·系辞》。虞注:“坤为重。”-引重致远。 、 《孟子》-权然后知轻重。 、 《战国策·齐策四》-重币也。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重于九鼎。 、 唐·杜甫《春夜喜雨》-花重锦官城。
【组词】
重器、 重绢、 军令重于山;沉重、 笨重、 过重、 重负荷;重囚、 重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