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3:16: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3:16:01
惟利是求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只追求利益”。它强调的是一种极端的、单一的利益追求,通常带有贬义,暗示这种追求可能会忽视其他重要的价值和原则。
在文学作品中,惟利是求 常用来批评那些为了金钱和利益不择手段的人。在口语中,它可能用来形容某人非常贪婪或自私。在商业和经济学领域,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描述市场行为中的某些负面现象,如过度竞争导致的道德风险。
同义词:利欲熏心、贪得无厌、唯利是图 反义词:大公无私、舍己为人、公而忘私
惟利是求 这个成语源自**古代,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商业和利益追求的看法。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和用法有所扩展,但核心意义保持不变。
在传统文化中,惟利是求** 常常与儒家思想中的“仁义”相对立。它反映了社会对商业行为的批判态度,尤其是在强调道德和伦理的背景下。
这个词汇通常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贪婪、自私和不道德的行为。它可能会引起人们对商业伦理和社会责任的深思。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人或组织表现出惟利是求 的行为,这可能会影响我们对其的信任和尊重。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在金钱的海洋里,
有些人迷失了方向,
惟利是求,
忘记了星辰的指引。
惟利是求 可能让人联想到繁忙的金融市场、闪烁的金钱符号和紧张的商业谈判。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profit-driven" 或 "greed-driven",它们也传达了类似的负面含义。
惟利是求 这个词汇提醒我们在追求利益的同时,不应忽视道德和伦理的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评价商业和社会行为。
工部尚书苏孝慈等以为所在官司因循往昔,皆以公廨钱物出举兴生,惟利是求,烦扰百姓。
1.
【惟】
(形声。从心,隹(zhuī)声。本义:思考;思念)。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惟,凡思也。 、 贾谊《治安策》-臣窃惟事势。 、 《汉书·张良传》-吾惟之,坚子固不足遣。
【组词】
惟思、 惟度、 惟念
2.
【利】
(会意。从刀,从禾。表示以刀断禾的意思。本义:刀剑锋利,刀口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利铦也。 、 《易·系辞》-其利断金。 、 《老子》-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 《荀子·劝学》-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 《孟子·公孙丑下》-兵革非不坚利也。
3.
【是】
(会意。小篆字形,从日正。本义:正,不偏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十目烛隐曰直,以日为正曰是。-是,直也。 、 《礼记·玉藻》。疏:“谓正也。”-而疑是精粗之体。 、 《易·未济》-上九,濡其首,有孚失是。
4.
【求】
(《说文》以“求”为“裘”之古文。省衣,象形。金文与战国古文作“求”。本是“裘衣”的“裘”。古人皮衣一般毛朝外,所以甲骨文在“衣”字外加毛。表示裘衣。本义:皮衣)。
“裘”的古字。皮衣。
【引证】
《汉书》-乐正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