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17: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17:22
方寸不乱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方寸之地不乱”,其中“方寸”指的是人的心,即内心。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冷静,不被外界的干扰所影响。
方寸不乱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方寸之地,心之官也。”后来逐渐演变为形容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内心的平静。
在**传统文化中,方寸不乱被视为一种美德,强调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冷静,这种心态被认为是成功和领导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方寸不乱给人以稳重、可靠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的是一个能够在风雨中屹立不倒的形象,这种联想有助于在表达中传递出坚定和自信的情感。
在个人经历中,方寸不乱可以用来描述自己在面对工作或生活中的压力时,如何通过自我调节保持冷静和专注,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在诗歌中,可以将方寸不乱融入到对自然景观的描述中,如“山雨欲来风满楼,我自方寸不乱,心如止水”。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平静的湖面,即使在微风中也不起波澜,这象征着方寸不乱的内心状态。听觉上,可以联想到轻柔的古典音乐,如古筝的旋律,传递出平和与宁静的感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keep one's cool”或“stay calm”,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含义相似,都是在强调在压力下保持冷静的能力。
方寸不乱这个成语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实用价值,它不仅是一种心理状态的描述,也是一种生活智慧的体现。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有助于提升个人的情绪管理能力和沟通效果。
亡家徇国,方寸不乱。
他在危难时经常处事不惊,~。
1.
【方】
(象形。下从舟省,而上有竝头之象。故知并船为本义。本义:并行的两船;泛指并列;并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方,併船也。象两舟总头形。 、 《尔雅》。李注:“竝两船曰方舟。”-大夫方舟。 、 《庄子·山木》-方舟而济于河。 、 《仪礼·乡射礼》。注:“犹併也。”-不足方。 、 《国语·齐语》-方舟设泭。 、 《诗·周南·汉广》-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 《资治通鉴》-操军方连战舰,首尾相接。 、 《史记·郦食其列传》-蜀汉之粟,方船而下。
【组词】
方轨、 方轩
2.
【寸】
(指事。小篆字形,从又,从一。“又”象手形,“一”指下手腕一寸之处。“寸”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寸”的字往往与“手”有关。本义:中医切脉,称距离手腕一寸长的部位为“寸口”,简称“寸”)。
【组词】
寸田、 寸关尺
长度单位, 1/10尺为一寸,古代计量长度单位的标准不同,寸的具体数值也有差异。
【引证】
《后汉书·列女传》-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
3.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4.
【乱】
(会意。金文字形,象上下两手在整理架子上散乱的丝。是“乱”的本字。本义:理丝)。
同本义。
【引证】
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人以一手持丝,又一手持互以收之,丝易乱,以互收之,则有条不紊,故字训治训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