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2:25: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2:25:36
“惟义是从”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只遵循正义和道理”。这个成语强调在任何情况下都坚持正义和道德原则,不偏离正道。
在文学作品中,“惟义是从”常用来描述一个角色坚定不移地追求正义,即使在面对困难和诱惑时也不妥协。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表达对某人坚持原则的赞赏。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伦理学,这个成语强调了道德和法律的重要性。
同义词:
反义词:
“惟义是从”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儒家思想,强调道德和正义的重要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在汉语中被广泛使用,但其核心意义始终保持不变。
在**文化中,“惟义是从”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仁义”观念,强调个人应当遵循道德和正义,不因外界因素而改变。这种观念在社会中被视为高尚的品质,尤其是在公共领域和职业道德中。
这个成语给人以坚定、正直和崇高的情感联想。它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保持原则,不妥协,这种精神在任何时代都是值得尊敬的。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曾遇到过需要坚持原则的情况。有一次,我拒绝了一个看似有利可图但不符合道德标准的项目,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惟义是从”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在风雨中,我惟义是从, 不畏浮云遮望眼, 坚守心中的光明。”
想象一个英雄在暴风雨中坚定地站立,背景音乐是庄严的交响乐,这样的场景可以很好地体现“惟义是从”的精神。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观念可以用“stick to one's principles”或“stand on principle”来表达,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意义相似,都强调坚持原则和正义。
“惟义是从”这个成语不仅是一个语言工具,更是一种道德和精神的指引。它提醒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正义和道德,这种精神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学*和应用这个成语,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坚持原则的重要性,并将其融入到我的生活和工作中。
~的人经常会走极端。
1.
【惟】
(形声。从心,隹(zhuī)声。本义:思考;思念)。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惟,凡思也。 、 贾谊《治安策》-臣窃惟事势。 、 《汉书·张良传》-吾惟之,坚子固不足遣。
【组词】
惟思、 惟度、 惟念
2.
【义】
(会意。从我,从羊。“我”是兵器,又表仪仗;“羊”表祭牲。本义:正义;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
同本义。
【引证】
《墨子·公输》-义固不杀人。 、 、 《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 诸葛亮《出师表》-引喻失义。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度义而后动。 、 宋·苏洵《六国论》-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义,坚持正义。)
【组词】
丈义、 义断恩绝、 义不容辞
3.
【是】
(会意。小篆字形,从日正。本义:正,不偏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十目烛隐曰直,以日为正曰是。-是,直也。 、 《礼记·玉藻》。疏:“谓正也。”-而疑是精粗之体。 、 《易·未济》-上九,濡其首,有孚失是。
4.
【从】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二人相从形。本义:随行,跟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従,随行也。 、 《周礼·司仪》-客从拜辱于朝。 、 《易·坤》-或从王事。 、 《易·夏小正》-啬人不从。 、 《诗·邶风·击鼓》-从以孙子。 、 《淮南子·泛论》-禽兽可羁而从之。 、 《聊斋志异·狼三则》-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组词】
从龙、 从学、 从骑、 从嫁、 从井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