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5:43: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5:43:36
夏鼎商彝 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夏鼎”和“商彝”两个词组成。其中,“夏鼎”指的是夏朝的鼎,“商彝”指的是商朝的彝器。鼎和彝都是古代的青铜器,鼎多用于烹饪和祭祀,彝则多用于盛酒和祭祀。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比喻古代的文物或文化遗产,强调其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在文学作品中,夏鼎商彝 常被用来形容古代文物的珍贵和历史的厚重。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涉及历史、考古或文物保护的专业领域中,它是一个重要的术语。
同义词:古董、文物、古玩、珍宝 反义词:现代工艺品、新制品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夏鼎商彝”特指古代的青铜器,而“古董”、“文物”等词则更为广泛,可以包括各种古代物品。
夏鼎商彝 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历史和文化。夏朝和商朝是历史上的两个重要朝代,其青铜器的制作技术在当时达到了很高的水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青铜器成为了历史的见证,也成为了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文化中,夏鼎商彝** 不仅代表了古代的工艺水平,也象征着国家的尊严和文化的传承。在社会背景中,这些文物往往被视为国家的宝藏,受到严格的保护和研究。
夏鼎商彝 这个词汇给人一种庄重、古老和神秘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古代的祭祀仪式、王权的象征以及历史的沉淀。
在参观博物馆时,我曾亲眼见到过一些夏鼎商彝,每一件都让我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深远。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夏鼎商彝,青铜之光, 岁月流转,历史长廊。 每**彝,每一鼎, 诉说着古老,传承着辉煌。”
看到夏鼎商彝 这个词,我可能会联想到博物馆中陈列的青铜器,以及那些描述古代祭祀场景的古乐。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指古代的陶器、石器或其他类型的文物。例如,在埃及文化中,可能会提到法老的宝藏或金字塔中的文物。
夏鼎商彝 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汉语词汇,也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重要的工具,帮助我更好地传达对历史的尊重和对文化的理解。
纵然道夏鼎商彝休将做宝贝啶,也不似他情忺。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95回:“入到内进,只见一律都是红木家伙,摆设的都是~。”
1.
【夏】
(会意。据小篆字形,从页,从臼,从攵。页(xié),人头。臼(jù),两手,攵(suī),两足。合起来象人形。本义:古代汉民族自称)。
同本义。也称华夏、诸夏。
【引证】
《说文》。朱骏声曰:“就全地言之,中国在西北一小隅。故陈公子少西字夏,郑公孙夏字西。”-夏,中国之人也。
2.
【鼎】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的部分象鼎的左右耳及鼎腹,下面象鼎足。本义:古代烹煮用的器物)。
同本义 。盛行于商、周。用于煮盛物品,或置于宗庙作铭功记绩的礼器。统治者亦用作烹人的刑具。
【引证】
《说文》-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
【组词】
鼎峙、 鼎铉、 鼎鼐
3.
【商】
(会意。从阩,章省声。本义:计算,估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汉律志云:商之言章也。物成熟可章度也。”-商,从外知内也。 、 《广雅》-商,度也。 、 《汉书·赵充国传》-虏必商军进退,稍引去。
【组词】
商略、 商算、 商度、 商羊、 商谜、 商功
4.
【彝】
(形声。从糸(mì),攻(gǒng)持米,彑(jì)声。为双手捧丝、米奉献神灵。据甲骨文,象双手捧鸡奉献之意。本义:古代祭祀时常用的礼器的总称)。
同本义。
【引证】
《左传》-官司彝器。
【组词】
彝俎、 彝鼎、 彝斝、 彝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