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21: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21:08
望远镜是一种光学仪器,用于放大远处的物体,使其看起来更接近和更清晰。它通常由一个或多个透镜组成,通过折射或反射原理来增强物体的视觉形象。
“望远镜”一词源自拉丁语“telescopium”,由“tele-”(远)和“-scopium”(观察)组成。自17世纪初发明以来,望远镜的技术和设计经历了多次革新,从最初的折射望远镜到现代的反射望远镜和空间望远镜。
望远镜在科学探索和文化认知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例如,伽利略通过望远镜观测天体,对当时的**和科学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
望远镜常让人联想到探索和好奇心,激发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敬畏。
在一次家庭露营旅行中,我使用望远镜观测了夜空中的星星,那是一次难忘的经历,让我对宇宙的浩瀚感到震撼。
在诗歌中,望远镜可以被用来象征心灵的视野:
我的心灵是一架望远镜, 透过它,我看见了未来的光芒。
望远镜的图像常与宁静的夜晚、星空和探索的渴望联系在一起。相关的音乐可能包括宁静的钢琴曲或宇宙主题的电子音乐。
在不同语言中,望远镜的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功能和象征意义是普遍的。例如,在西班牙语中,望远镜被称为“telescopio”。
望远镜不仅是科学工具,也是文化和情感的载体。它代表了人类对知识的追求和对未知的探索,是语言学*和表达中一个富有深意的词汇。
1.
【望】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臣”象眼睛,下面是“壬”(tǐng)。象一个人站在土地上远望。小篆又加“月”字,表望的对象。本义:远望)。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此字疑当训远视也。-望,出亡在外望其还也。 、 《玉篇》-望,远视也。 、 《礼记·内则》。注:“望视,远视也。”-豕望视而交睫腥。 、 《庄子·胠箧》-邻邑相望,鸡狗之音相闻。 、 《庄子·天运》-望之而不能见也,逐之而不能及也。 、 《荀子·劝学》-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 《韩非子·喻老》-扁鹊望桓侯。 、 唐·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 、 唐·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风烟望五津。 、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潭西南而望。
【组词】
望台、 望楼、 望阙、 望乞、 望国、 望睹、 望乡、 望祭、 望拜、 望祀、 望眼
2.
【远】
(形声。从辵(chuò),袁声。本义:走路走得长)。
同本义 。引申距离大,相隔远。与近相对。
【引证】
《说文》-远,辽也。 、 《尔雅》-远,遐也。 、 《礼记·王制》。注:“九州之外也。”-屏之远方。 、 《礼记·中庸》-柔远人也。 、 《礼记·乐记》-穷高极远。 、 《战国策·赵策》-念悲其远。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 《左传·三十三年》-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 唐·杜牧《阿房宫赋》-缦立远视。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火器利袭远,技击利巷战。 、 《广东军务记》-极目远望。
【组词】
远行无急步、 远游之戒、 远招近揖、 远水近火
3.
【镜】
(形声。从金,竟声。本义:照形取影的器具)。
同本义 古镜以铜或铁铸,也有用玉的,盘状,正面磨光发亮,背面有纹饰。
【引证】
《玉篇》-镜,鉴也。 、 《说文》-镜,景也。 、 《大戴礼记·保傅》-明镜者可以察形也。 、 《汉书·谷永传》-以镜考己行。 、 《战国策·齐策》-窥镜而自视。 、 《乐府诗集·木兰诗》-对镜帖花黄。 、 唐·李白《秋浦歌》-不知明镜里。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如镜之新开。
【组词】
镜袱、 镜心、 镜月、 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