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3:29: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3:29:44
“哀玉”这个词汇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成语或词汇。从字面上理解,“哀”通常表示悲伤、哀伤,而“玉”则指玉石,常用来象征美好、珍贵。因此,“哀玉”可以理解为对珍贵之物的哀伤或惋惜。
由于“哀玉”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形容对失去珍贵物品或人的悲伤情感。在口语或专业领域中,这个词汇几乎不会被使用。
“哀玉”这个词汇的词源不明确,它可能是现代文学创作中临时组合的词汇,用以表达特定的情感或象征意义。在古代文献中,类似的表达可能通过其他词汇或成语来实现。
在**文化中,玉石一直被视为吉祥、美好的象征。因此,“哀玉”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在文学作品中表达对美好事物失去的哀伤,反映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怀念。
“哀玉”这个词汇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深沉的哀伤和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失去珍贵物品或亲人的情景,引发共鸣和同情。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特定的文学创作或表达个人情感时,可以使用“哀玉”来增强表达的深度和情感的丰富性。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哀玉”来表达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春风拂过哀玉旁,
花落无声泪两行。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块精美的玉石放在一个安静的墓前,周围是凋零的花朵,营造出一种哀伤的氛围。听觉上,可以联想到低沉的音乐,如大提琴的哀鸣,增强情感的表达。
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哀玉”的词汇,但类似的情感表达可以通过其他词汇或象征物来实现,如英文中的“mourning jewel”。
“哀玉”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用以传达对珍贵事物失去的哀伤。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手段,增强语言的情感深度。
1.
【哀】
(形声。从口,衣声。本义:悲痛;悲伤)。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哀,闵也。 、 《广雅》-哀,痛也。 、 《周礼·大宗伯》。注:“救患分灾。”-以凶礼哀邦国之忧。 、 《孟子》。注:“伤也。”-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 《柳敏碑》-呜呼哀哉。 、 《礼记·檀弓》-有妇人哭于墓间而哀。 、 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子言未发而哀乐具乎其前(悲哀、欢乐的神情都先流露了出来)。
【组词】
哀咜、 哀诏、 哀哉、 哀毁骨立
2.
【玉】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根绳子,串着一些玉石。“玉”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 、 《礼记·曲记》。疏:“玉谓佩也。”-君无故玉不去身。 、 《虞书》。郑注:“执之曰瑞,陈列曰玉。”-五玉。 、 《周礼·王府》-王齐则共食玉。 、 《书·洪范》-惟辟玉食。 、 《左传》-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组词】
玉情儿、 玉墀、 玉阙、 玉虚、 玉树、 玉砚、 玉雕、 玉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