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17: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17:25
词汇“理则”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专业的术语,或者是一个较为文雅的词汇。为了深入学*和分析这个词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理则”的字面意思是指事物的规律或法则。它强调的是一种逻辑性、系统性的原则或规则。在不同的语境中,它可以指代自然界的法则、社会行为的准则、逻辑推理的规则等。
“理则”这个词汇可能源自古代汉语,其中“理”指的是事物的条理或道理,“则”指的是规则或准则。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可能有所演变,但其核心意义仍然围绕着规则和原则。
在**传统文化中,“理”常常与“道”相联系,强调的是一种内在的、普遍的道理。因此,“理则”在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这种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
对于我个人而言,“理则”这个词汇带有一种严肃、庄重的感觉,它让我联想到秩序、逻辑和理性。这种词汇在表达时往往需要谨慎和精确,以确保其含义的准确传达。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阅读科学书籍时遇到过“理则”这个词汇,它帮助我理解了自然界中的一些基本规律和原理。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理则”:
星辰遵循着宇宙的理则,
在夜空中绘出无尽的轨迹。
“理则”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有序的图形、对称的设计或和谐的旋律,因为它强调的是一种秩序和规律。
在英语中,与“理则”相对应的词汇可能是“principle”或“law”,它们在不同的语境中也有类似的含义和用法。
通过对“理则”这个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和用法。这个词汇在强调规则、原则和规律时非常有用,它帮助我在表达时更加精确和严谨。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会更加注意这个词汇的使用,以确保其含义的准确传达。
1.
【理】
(形声。从玉,里声。本义:加工雕琢玉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理,治玉也。顺玉之文而剖析之。 、 《韩非子·解老》-理者,成物之文也。长短大小、方圆坚脆、轻重白黑之谓理。 、 《韩非子·和氏》-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 《战国策·秦策三》-郑人谓玉未理者璞。
2.
【则】
(会意。金文从鼎,从刀。古代的法律条文曾刻铸在鼎上,以便让人遵守。本义:准则,法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则,等画物也。 、 《尔雅》-则,法也;则,常也。 、 《管子·七法》-根天地之气,寒暑之和,水土之性,人民鸟兽草木之生物,虽不甚多,皆均有焉,而未尝变也,谓之则。 、 《周礼·大司马》-均守平则。 、 《周礼·太宰》-法则以驭其官。 、 《周礼·太史》。注:“亦法也。”-掌则以逆都鄙之治。 、 《诗·大雅·庶民》-有物有则。 、 《管子·形势》-天不变其常,地不易其则。
【组词】
则天、 则度、 则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