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4 14:39: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4 14:39:20
田父之功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农夫的劳动成果。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比喻那些不为人知或不被重视的辛勤劳动和贡献。它强调的是那些默默无闻、不张扬但却是社会基础的劳动。
在文学作品中,田父之功 常用来赞美那些勤劳朴实、默默奉献的人。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常用,但在讨论社会贡献或劳动价值时,可能会被提及。在专业领域,如农业、社会学或经济学中,这个词汇可以用来讨论基础劳动的重要性。
同义词:默默无闻、辛勤劳动、基础劳动 反义词:显赫成就、高调表现、表面功夫
田父之功 这个成语源自**古代农业社会,当时的农夫是社会的基础,他们的劳动成果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石。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词汇的含义也逐渐扩展到所有默默奉献的劳动。
在传统文化中,勤劳和朴实是被高度赞扬的品质。田父之功** 体现了这种价值观,强调了基础劳动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汇也被用来提醒人们关注那些不被重视但至关重要的工作。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敬意和感激。它让我联想到那些默默奉献、不求回报的人,他们的工作虽然不显眼,但却是社会运转的基石。
在我的生活中,我经常看到清洁工、快递员等职业的人,他们的工作虽然不被大众关注,但却是我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让我更加理解和尊重他们的田父之功。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晨曦微露,田父之功,
默默耕耘,不问西东。
粒粒汗水,铸就丰年,
社会基石,无声奉献。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农夫在田间劳作的画面,清晨的阳光洒在他们的背上,汗水滴落在土地上。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轻柔的乡村音乐,让人感受到那份宁静和辛勤。
在其他文化中,也有类似的表达,如英语中的 "the backbone of society",强调那些支撑社会的基础工作者。
田父之功 这个词汇让我更加重视那些默默无闻的劳动者,他们的贡献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关键。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使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更好地表达对这些劳动者的尊重和感激。
田父见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
战国时期,齐国准备讨伐魏国,淳于髡对齐王说:“天下第一快狗韩子卢去追天下第一狡兔东郭浚,追了一山又一山,双方筋疲力尽,都被累死。一个老农刚好路过,捡到快死的狗和兔子。现在齐国和魏国相持下去,别国就会有田父之功。”
1.
【田】
(象形。小篆认为象阡陌纵横或沟浍四通的一块块农田。“田”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田”的字多与田猎耕种有关。本义:种田)。
后作“佃”。耕作。
【引证】
《说文》-田,树谷曰田。 、 《一切经音义》引《苍颉》-田,种禾稼也。 、 《诗·齐风·甫田》-无田甫田,维莠骄骄。 、 《汉书·高帝纪上》-令民得田之。 、 刘向《说苑》-使各居其宅,田其田。
【组词】
田戍、 田作、 田畜、 田桑、 田农、 田种、 田穑
2. 【父】 (指事。甲骨文字形,象右手持棒之形。意思是:手里举着棍棒教子女守规矩的人是家长,即父亲。本义:父亲)。 同本义。
3.
【之】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 《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如语焉而未之然。
4.
【功】
(会意。从力,工声。“工”亦兼表字义,表示用力从事工作。本义:功绩,功业;功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功,以劳定国也。 、 《周礼·司勋》-国功曰功。 、 《史记·项羽本纪》-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 、 《荀子·劝学》-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 《战国策·赵策》-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
【组词】
功誉、 功行、 功化、 功成名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