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3:01: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3:01:26
词汇“授器”在中文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因此我们需要从其字面意思和可能的语境中进行分析。
“授器”字面意思是指授予或给予某人某种器具或工具。这里的“授”意味着给予或授予,而“器”则指的是器具或工具。
由于“授器”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专业领域,如考古学或历史学中,可能会使用到这个词来描述古代社会中授予特定工具或器具的行为,尤其是在描述仪式或等级制度时。
由于“授器”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没有详细的历史记录。它可能是由“授”和“器”两个常用词汇组合而成的新词。
在古代社会,授器可能是一种重要的仪式,用以表彰功绩或确立地位。这种行为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等级和权力结构。
“授器”可能给人一种庄重和正式的感觉,因为它涉及到授予重要物品的行为,这种行为通常伴随着一定的仪式感和权威性。
在现代社会,“授器”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特定的仪式或活动中,如授予荣誉证书或奖杯时,可能会隐含这种“授器”的概念。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授器”来创造一种庄严的氛围,例如:“在晨曦的光辉中,他授器于我,那是一把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古代仪式的场景,国王手持权杖,准备授器给跪拜的臣子。音乐方面,可能会联想到庄严的进行曲。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授予行为在不同文化中都有体现,如授予勋章或奖杯。
“授器”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提供了一个了解古代社会仪式和权力结构的窗口。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历史和文化。
1.
【授】
(会意。从手,从受,受声。本义:给予;交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授”应是后起字。-授,予也。 、 《周礼·邻长》-则从而授之。 、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注:“数也。”-献俘授馘。 、 《国语·鲁语》。注:“与也。”-今日必授。 、 《资治通鉴》-君言当击,甚与孤合,此天以君授孤也。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
【组词】
授受、 授兵、 授官厅、 授玉、 授室、 授赏、 授简、 授以全权;授位、 授政
2.
【器】
(会意。从犬。《说文》:“象器之口,犬所以守之。”器物很多,用狗看守。本义:器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器乃凡器统称。”-器,皿也。 、 《老子》-天下神器。 、 《易·系辞》-形乃谓之器。 、 《周书·宝典》-物周为器。 、 《周礼·大行人》-其贡器物。 、 《韩非子·显学》-夫冰炭不同器而久。 、 《韩非子·十过》-作为食器。斩山木而财之。 、 《墨子·公输》-守圉之器。 、 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肖于器邪。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盆器倾侧。 、 清·周容《芋老人传》-尽一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