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5:18: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5:18:38
“上根大器”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根在上部的大器物。基本含义是指具有卓越才能和高尚品质的人,通常用来形容那些天赋异禀、潜力巨大的人才。
在文学作品中,“上根大器”常用来形容主人公或重要角色,强调其非凡的才能和潜力。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常用,但在正式或文学性的对话中可能会出现。在专业领域,如教育、人力资源管理等,这个词汇可能用来评价或选拔人才。
同义词:
反义词:
“上根大器”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其结构和含义在**古代文献中有所体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逐渐被用来形容那些具有卓越才能和高尚品质的人。
在**文化中,“上根大器”强调的是个人的内在品质和潜力,这与儒家文化中对人才的重视和对个人修养的强调相契合。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汇常用于鼓励和赞扬那些有潜力的人才,促进社会对人才的培养和重视。
“上根大器”这个词汇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的是那些具有非凡才能和高尚品质的人。它激励人们追求卓越,努力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一次学术会议上听到一位教授用“上根大器”来形容一位年轻的学者,这让我对这位学者产生了极大的敬佩和期待。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上根大器,天赋异禀,
智慧之光,照亮前程。
潜心修炼,终成大器,
世间英才,共谱华章。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年轻学者在实验室中专注工作的场景,背景音乐可以是激励人心的交响乐,强调其非凡的才能和潜力。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 prodigy”或“a genius”,但这些词汇更侧重于天赋和才能,而“上根大器”则更强调潜力和高尚品质。
“上根大器”这个词汇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还让我更加注重对人才的培养和重视。通过深入学和分析,我对这个词汇的理解更加深刻,也更加欣赏其在不同语境中的灵活运用。
所谓自心作佛,自心是佛,自心见佛。上根大器,一念直超。
此事非~、莫能荷担。
1. 【上】 用在名词后,表示在物体的表面。 用在名词后,表示在某种事物的范围以内。
2.
【根】
(形声。从木,艮(gèn)声。本义:草木之根)。
植物生长于土中或水中吸收营养的部分。
【引证】
《说文》-根,木株也。 、 《说文通训定声》-蔓根为根,直根为柢。 、 《韩非子·解老》-根深,则视久。 、 《老子》-是谓深根、固柢。 、 《论衡·超奇》-有根株于下,有荣叶于上。 、 宋·沈括《梦溪笔谈》-其无宿根者,候苗成而未有花时采,则根生已足而又未衰。 、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组词】
根荄、 根茇、 根柢、 根垓
3.
【大】
“大夫”、“大王”。
世代。 同: 代
【引证】
《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陵家历大为军将,世世从军为国征。
4.
【器】
(会意。从犬。《说文》:“象器之口,犬所以守之。”器物很多,用狗看守。本义:器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器乃凡器统称。”-器,皿也。 、 《老子》-天下神器。 、 《易·系辞》-形乃谓之器。 、 《周书·宝典》-物周为器。 、 《周礼·大行人》-其贡器物。 、 《韩非子·显学》-夫冰炭不同器而久。 、 《韩非子·十过》-作为食器。斩山木而财之。 、 《墨子·公输》-守圉之器。 、 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肖于器邪。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盆器倾侧。 、 清·周容《芋老人传》-尽一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