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8:22: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8:22:25
授信 是指金融机构(如银行)根据客户的信用状况和财务能力,向其提供一定额度的贷款或信用额度,允许客户在一定期限内使用这些资金。授信通常涉及信用评估、风险管理和合同签订等过程。
授信 一词源于汉语,由“授”(给予)和“信”(信任)组成。在金融领域,这个词随着银行业的发展而逐渐专业化,成为描述金融机构提供信用服务的标准术语。
在现代社会,授信是经济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它促进了商业交易和个人消费,同时也涉及信用体系的建设和维护。
授信 可能让人联想到信任、责任和机会。它代表了金融机构对个人或企业信用状况的认可,同时也意味着借款人需要承担相应的还款责任。
在个人生活中,授信可能涉及申请信用卡或个人贷款,帮助解决短期资金需求或进行大额消费。
在诗歌中,授信可以被比喻为“信任的桥梁”,连接着借贷双方的希望与承诺。
授信 可能让人联想到银行的大厅、信用卡的金属质感,或是贷款审批时的紧张氛围。
在不同语言中,授信的概念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核心都是基于信用提供资金支持。例如,英语中的“credit line”或“line of credit”与汉语中的“授信额度”相对应。
授信 是金融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不仅涉及经济交易,还关乎信任和责任。了解授信的含义和应用,有助于更好地管理个人财务和理解金融市场的运作。
1.
【授】
(会意。从手,从受,受声。本义:给予;交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授”应是后起字。-授,予也。 、 《周礼·邻长》-则从而授之。 、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注:“数也。”-献俘授馘。 、 《国语·鲁语》。注:“与也。”-今日必授。 、 《资治通鉴》-君言当击,甚与孤合,此天以君授孤也。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
【组词】
授受、 授兵、 授官厅、 授玉、 授室、 授赏、 授简、 授以全权;授位、 授政
2.
【信】
(会意。从人,从言。人的言论应当是诚实的。本义:真心诚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信,诚也。 、 《孟子》-有诸已之谓信。 、 《墨子经》-信,言合于意也。 、 《白虎通·情性》-信者,诚也。专一不移也。 、 《国语·晋语》-定身以行事谓之信。 、 《贾子道术》-期果言当谓之信。 、 《礼记·经解》-民不求其所欲而得之谓之信。 、 《诗·卫风·氓》-信誓旦旦。 、 《三国演义》-反贼无信!吾不幸误中汝奸计也! 、 《左传·庄公十年》-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信而见疑。 、 《世说新语·方正》-则是无信。
【组词】
信行、 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