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4:11: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4:11:14
词汇“已来”在中文里通常表示某个或时刻已经发生或到来。它是一个由“已”和“来”两个字组成的复合词,其中“已”表示完成或已经,而“来”表示到达或出现。因此,“已来”整体上表达的是某个时间点或已经到达或发生的状态。
在不同的语境中,“已来”可以有不同的应用:
“已来”作为一个复合词,其构成部分“已”和“来”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古代汉语中,“已”常用作副词表示完成,而“来”则表示移动或到达。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两个字结合形成了“已来”,用以表达更具体的已完成到达的概念。
在**文化中,时间观念非常重要,“已来”这样的词汇反映了人们对时间流逝的敏感和对特定时刻的重视。在社会交往中,准确使用“已来”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把握时机和节奏。
“已来”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期待已久的满足感,它让人联想到等待的结束和新的开始。在情感上,它可能激发人们对未来的希望和对过去的回顾。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使用“已来”来确认某个期待已久的**的发生,比如朋友的到来或某个重要节日的到来,这让我感到兴奋和准备充分。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已来”:
春风已来,轻抚过沉默的枝头, 唤醒了沉睡的花朵, 带来了希望的气息, 一切都在悄然中苏醒。
视觉上,“已来”可能让人联想到春天里绽放的花朵或夜晚星空下的新月。听觉上,它可能与清晨的第一声鸟鸣或远方的钟声相联系。
在英语中,“已来”可以对应为“has come”或“has arrived”,虽然在表达上略有不同,但都传达了某个**或时刻已经发生或到来的意思。
通过对“已来”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它所承载的时间观念。这个词汇不仅帮助我更准确地表达时间上的变化,也让我在语言表达上更加丰富和细腻。
1.
【已】
(象形。象蛇形。一说原与“子”同字。本义:停止)。
同本义。
【引证】
《诗·郑风·风雨》。传:“已,止也。”-鸡鸣不已。 、 《诗·小雅·南山有台》。传:“已,止也。”-德音不已。 、 《史记·项羽本纪》-以故事得已。 、 《列子·汤问》-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 《孟子·告子上》-是亦不可以已乎? 、 《后汉书·列女传》-累寸不已,遂成丈匹。 、 清·袁枚《黄生借书说》-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组词】
不已
2.
【来】
慰劳。
【引证】
《说文》-勑,劳也。从力,來声。字亦作俫。 、 《诗·郑风·女曰鸡鸣》。高亨注:“来,借为勑。”-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 、 《汉书·平当传》-劳俫有意者。 、 《孟子·滕文公上》-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 、 《诗·魏风·硕鼠》-莫我肯勑。 、 《韩非子·王道》-贤者勑其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