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7:56: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7:56:25
“已还”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已经归还”。它通常用来描述某人已经将借来的物品、金钱或其他资源归还给原主。
“已还”由“已”和“还”两个字组成。“已”表示完成或结束,“还”表示归还或返回。在古代汉语中,“还”已有归还之意,而“已”则强调动作的完成。
在**文化中,归还借来的物品被视为一种美德,体现了诚信和责任感。因此,“已还”在社会交往中具有积极的意义。
“已还”通常带来积极的情感反应,因为它意味着责任和义务的履行,给人以安心和信任的感觉。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借给朋友一本书,后来他告诉我“已还”,这让我感到欣慰,因为这意味着我们的友谊建立在信任之上。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春风拂过,书页轻翻,已还的承诺,如花般绽放。”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人微笑着将一本书递还给图书馆管理员,背景音乐是轻柔的钢琴曲,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温馨和满足。
在英语中,“已还”可以对应为“returned”或“repaid”。不同文化中,归还行为的重视程度可能有所不同,但普遍都认为这是一种正面的行为。
“已还”这个词汇简洁而有力,它不仅描述了一个具体的动作,还承载了诚信和责任的文化内涵。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词汇对于传达准确的信息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至关重要。
1.
【已】
(象形。象蛇形。一说原与“子”同字。本义:停止)。
同本义。
【引证】
《诗·郑风·风雨》。传:“已,止也。”-鸡鸣不已。 、 《诗·小雅·南山有台》。传:“已,止也。”-德音不已。 、 《史记·项羽本纪》-以故事得已。 、 《列子·汤问》-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 《孟子·告子上》-是亦不可以已乎? 、 《后汉书·列女传》-累寸不已,遂成丈匹。 、 清·袁枚《黄生借书说》-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组词】
不已
2.
【还】
(形声。从辵(chuó,表示与行走有关),瞏(huán)声。本义:返回)。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还,復也。 、 《尔雅·释言》-还,返也。 、 《诗·小雅·何人斯》-还而不入。 、 《左传·僖公三十年》-吾其还也。 、 《资治通鉴》-势还不远,可先为起第。 、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还部白府君。(回到府里报告太守。府君,太守。) 、 《乐府诗集·木兰诗》-送儿还故乡。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便要还家。 、 《后汉书·列女传》-复还终业。 、 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自南海还。
【组词】
还首、 还云、 还函、 还转、 还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