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2:56: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2:56:02
词汇“已就”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用于描述某件事情已经完成或已经就绪的状态。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分析:
“已就”的字面意思是已经就位或已经完成。它传达了一种状态,即某件事情已经达到了预期的位置或状态,不再需要进一步的行动或调整。
“已就”这个词汇在古代汉语中就有使用,其结构为“已”(已经)+“就”(就位、完成),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基本含义没有发生太大变化,但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
在中国文化中,“已就”可能与“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样的表达相呼应,强调准备工作的重要性。
“已就”给人一种稳定和安心的感觉,因为它传达了一种事情已经妥善处理的状态。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在组织活动或准备项目时使用“已就”这个词汇,比如在团队会议中确认所有准备工作是否已经完成。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夜幕已就,星辰闪烁,静待黎明的到来。”
“已就”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个整齐有序的场景,如一排排整齐的书架或一队队准备就绪的士兵。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ready”或“set”,如“The stage is set.”(舞台已就)。
“已就”这个词汇虽然不常在口语中使用,但在某些正式或专业的语境中,它能够准确地传达一种事情已经完成或就绪的状态。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有助于提高语言表达的精确性和丰富性。
1.
【已】
(象形。象蛇形。一说原与“子”同字。本义:停止)。
同本义。
【引证】
《诗·郑风·风雨》。传:“已,止也。”-鸡鸣不已。 、 《诗·小雅·南山有台》。传:“已,止也。”-德音不已。 、 《史记·项羽本纪》-以故事得已。 、 《列子·汤问》-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 《孟子·告子上》-是亦不可以已乎? 、 《后汉书·列女传》-累寸不已,遂成丈匹。 、 清·袁枚《黄生借书说》-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组词】
不已
2.
【就】
(会意。京尤会意。“京”意为高,“尤”意为特别。本义:到高处去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桂馥注:“此言人就高以居也。”孔广居注:“京,高丘也。古时洪水横流,故高丘之异于凡者人就之。”-就,就高也。从京从尤。尤,异于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