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1:52: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1:52:30
撼天动地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撼动天空,震动大地”。它形容力量极其强大,影响极其深远,通常用来描述某种巨大的变化或,这种变化或能够引起广泛的关注和深刻的反响。
在文学作品中,撼天动地 常用来形容战争、革命、自然灾害等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夸张地描述某人的行为或某个的影响力。在专业领域,如地质学或物理学,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描述地震或爆炸等自然或人为的巨大能量释放。
同义词:惊天动地、震天动地、翻天覆地
反义词:微不足道、无关痛痒
撼天动地 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文学和哲学,其使用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逐渐固定,成为描述巨大影响力的常用表达。
在文化中,撼天动地 常常与英雄主义和伟大变革联系在一起。它反映了人对于力量和变革的敬畏和赞美,也体现了对于历史和现实的深刻反思。
撼天动地 这个词汇给人以强烈的震撼感和敬畏感。它让人联想到宏大的自然景观和人类历史上的重大**,激发人们对于力量和变革的思考。
在个人经历中,撼天动地 可能被用来描述某个对自己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如一次重要的职业转变或一次深刻的人生体验。
在诗歌中,撼天动地 可以被用来形容爱情的强烈和深刻:
爱如撼天动地, 穿越时空的界限, 在心海中掀起波澜。
撼天动地 可以联想到壮观的自然景观,如高山、大海,或是史诗般的音乐,如交响乐中的高潮部分,带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earth-shaking" 或 "groundbreaking",它们都用来形容具有巨大影响力的**或创新。
撼天动地 这个词汇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强烈的情感色彩。它不仅是描述巨大影响力的有力工具,也是激发人们对于力量和变革思考的重要词汇。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能够增强语言的表达力和感染力。
涛涌波襄,雷奔电泄,震天动地。
战场上喊杀声~。
1.
【撼】
(形声。从手,感声。本义:摇动;动摇) 同本义。
【引证】
《广雅》-撼,动也。 、 韩愈《调张籍》-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 《宋史·岳飞传》-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组词】
撼落、 撼摇、 撼顿
2.
【天】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解字注》-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
【组词】
天灵、 天灵盖
3.
【动】
(形声。从力,重声。《说文》古文从“辵”。本义:行动;发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动,作也。 、 《易·彖传》。虞注:“震也。”-动而健。 、 《易·系辞》。虞注:“发也,变动不居。”-效天下之动者也。 、 《孟子》。注:“作也。”-将终岁勤动。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度义而后动。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寨中人蜷伏不少动。
【组词】
按兵不动;动着、 动止、 动烦、 动转
4.
【地】
(形声。从土,也声。本义:大地)。
同本义,与“天”相对。
【引证】
《春秋·元命苞》-立字士力于一者为地。 、 《尔雅·释地》-土乙力为地。 、 《管子·形势解》-地生养万物。
【组词】
落地;天地;地角、 地宫、 地府、 地脉、 地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