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7:51: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7:51:35
惯犯:指经常犯罪,屡教不改的犯罪分子。这个词汇强调了犯罪行为的重复性和犯罪者的顽固性。
“惯犯”一词源于汉语,由“惯”和“犯”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惯”指习惯,“犯”指犯罪。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逐渐固定,专门用来指代那些经常犯罪的人。
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惯犯”可能被赋予不同的社会意义。在一些社会中,惯犯可能被视为社会的毒瘤,而在其他社会中,人们可能更倾向于探讨其犯罪背后的社会原因。
“惯犯”这个词汇通常带有一种负面的情感反应,让人联想到危险、不可信任和法律的失败。它也可能引发对犯罪者改造和再教育可能性的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通过新闻报道或社区讨论接触到“惯犯”这个词汇,它提醒我们犯罪问题的复杂性和社会应对的挑战。
在诗歌中,可以将“惯犯”比喻为迷失的灵魂,不断在犯罪的循环中徘徊,寻找救赎的道路。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惯犯的肖像,眼神中透露出复杂和疲惫;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低沉的旋律,传达出犯罪者内心的沉重和挣扎。
在英语中,“惯犯”可以对应为“recidivist”或“habitual offender”,这些词汇在不同文化中的使用情况可能有所不同,但都强调了犯罪行为的重复性。
“惯犯”这个词汇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描述了一个特定的社会现象,还引发了对犯罪、法律和社会责任的深入思考。通过对这个词汇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犯罪问题的复杂性,并在个人和社会层面采取相应的措施。
1.
【惯】
(形声。从心,贯声。本义:习惯,惯常) 同本义。
【引证】
《尔雅》-惯,习也。 、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譬如田猎,射御惯,则能获禽。 、 《宋书·宗悫传》-谓客曰:“宗军人,惯啖粗食。” 、 《回忆我的母亲》-但是她俩劳动惯了,离开土地就不舒服,所以还是回了家。
【组词】
惯熟、 惯历、 惯经、 惯有
纵容;迁就。
【引证】
【组词】
惯宠
2.
【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字本言犬犯人。转注为凡干陵违逆之称。-犯,侵也。 、 《世说新语·自新》-軓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
【组词】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犯界、 犯境
触犯,冒犯。
【引证】
诸葛亮《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 《三国演义》-原来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
【组词】
犯忌讳;犯阙、 犯颜、 犯鳞、 犯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