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8:54: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8:54:51
复电 这个词汇的基本含义是指回复电报,即在收到电报后,通过电报系统发送回信。在现代语境中,它也可以泛指回复任何形式的电子通信,如电子邮件、短信或即时消息。
复电 一词源于电报通信的时代,当时电报是主要的远程通信方式。随着技术的发展,电报被电话、电子邮件等更快捷的通信方式取代,但“复电”这个词汇仍然保留在某些专业领域和特定语境中。
在电报盛行的时代,复电是一种正式且迅速的沟通方式,常用于军事、政府和商业领域。随着技术进步,复电的概念逐渐融入到现代电子通信中,但其正式和迅速的特性仍然保留。
复电 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快速、正式和紧急的沟通情境。在现代,它可能带有一种期待和效率的情感色彩。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使用“复电”这个词汇来提醒自己或他人及时回复重要的电子邮件或消息。
在诗歌中,可以将“复电”比喻为心灵的回应:
你的话语如电波穿越夜空, 我的心灵复电,回响在寂静的晨曦中。
复电 可能让人联想到老式电报机的声音和图像,那种机械的敲击声和纸带上的字符,带有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reply by telegram”,但随着电报的淘汰,这个表达已经很少使用。现代英语中,更常见的表达是“reply by email”或“reply by message”。
复电 这个词汇虽然源于一个已经过时的通信方式,但其核心概念——快速、正式的回复——仍然在现代通信中占有重要地位。了解这个词的历史和演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变迁和技术的进步。
1.
【复】
(形声。小篆字形,下面的意符“攵”,是甲骨文“止”字的变形,表示与脚或行走有关。上面是声符“畐”(fú)的省形,有“腹满”义,在字中亦兼有表义作用。后来繁化,加义符“彳”(chì),表示行走,现在又简化为“复”。本义:返回,回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復,往来也。 、 《易·复》-反复其道。 、 《诗·豳风·九罭》-公归不复。 、 《仪礼·大射仪》-扬触捆復。 、 《易·泰》-无往不復。 、 《书·舜典》-卒乃復。 、 南朝梁《与陈伯之书》-不远而复,先典攸高。 、 《史记·魏公子列传》-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 、 《公羊传·襄公三十年》-死者不可復生。 、 《书·大传》-旦復旦兮。 、 《论语》-言不可復也。
【组词】
复还
2.
【电】
(形声。从雨,申声。本义:闪电)。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电,阴阳激耀也。 、 《五经通义》-电,电光也。 、 《谷梁传·隐公九年》。疏:“霆者,霹雳之别名。有霆必有电,故传云:‘电,霆也。’按,霆,电实同一词,后来歧为二义:其声曰霆,其光曰电。”-三月癸酉,大雨震电。震,雷也,电,霆也。
【组词】
电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