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29 17:59: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17:59:17
受禅台:这个词汇在中文里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可能指的是一个与禅宗(**的一个宗派)相关的场所,用于进行禅修或禅宗仪式的台子或平台。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接受禅修的地方”。
由于“受禅台”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的使用非常有限。在**相关的文献或讨论中,可能会提到这样的场所,用于描述禅修的具体地点。
“受禅台”这个词可能是由“受”(接受)和“禅”(禅宗的禅)以及“台”(平台)组合而成的。在传入后,禅宗的发展促进了相关词汇的创造和使用。
在传统文化中,禅宗有着深远的影响,禅修被视为一种提升个人修养和精神境界的方式。因此,与禅宗相关的词汇在文化和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
提到“受禅台”,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宁静、平和和内心的探索。它可能唤起对精神追求和心灵净化的向往。
由于这个词汇的特殊性,个人生活中可能不太容易遇到直接相关的经历或故事。但如果一个人有禅修的*惯,他可能会在某个特定的受禅台上找到心灵的慰藉。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受禅台上,心随风起,静听落叶之声,悟道于无形。”
想象一个古老的受禅台,周围是静谧的竹林,偶尔传来风声和鸟鸣,这样的场景可能会带来一种宁静和深远的视觉与听觉体验。
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因为“受禅台”是一个特定于禅宗文化的词汇。
“受禅台”作为一个特定于禅宗文化的词汇,虽然在日常语言中不常见,但在探讨禅宗文化和精神实践时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是一个物理场所的名称,也象征着一种精神追求和内心探索的过程。
1.
【受】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两手中间有一只舟,表示传递东西。本义:接受;承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王筠曰:“手部授,人部付,皆曰“予也。”今以付说受,则是受授同字矣。”-受,相付也。 、 《周礼·天官·司书》-受其币。 、 《仪礼·特牲馈食礼》-主妇拜受爵。 、 《周礼·司干》。注:“取藏之。”-则受之。 、 《仪礼·丧服》。注:“犹承也。”-受以小功衰。 、 《国语·楚语》。注:“承也。”-颛顼受之。 、 《管子·海南》-釜十五,吾受,而宫出之以百。 、 《后汉书·列女传》-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 《史记·魏公子列传》-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
【组词】
受茶、 受宫厅、 受法、 受事、 受册、 受祉、 受胙
2.
【禅】
(形声。从示,单声。从“示”的字多与鬼神祭祀有关。本义:古代帝王祭地礼)。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禅,祭天也。 、 《风俗通》-正失禅谓壇墠。
3.
【台】
(形声。小篆字形。从口,(以)声。从口,与表示喜悦有一定的联系。本义:喜悦。读(yí))。
鱼名。背上有黑的花纹 同: 鲐
【引证】
《诗·大雅·行苇》-黄台背,以引以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