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42: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42:25
权贵:这个词通常指的是在社会中拥有显著权力和财富的精英阶层,他们通常拥有政治、经济或社会上的特权。权贵往往与政府高官、大企业家、贵族等身份相关联。
在文学作品中,权贵往往被描绘为拥有巨大影响力但可能缺乏道德约束的人物。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带有贬义,暗示不公平的社会结构或腐败。在专业领域,如政治学或社会学,权贵可能被用作分析社会阶层和权力结构的术语。
同义词:精英、贵族、上流社会、权势人物 反义词:平民、底层、草根、普通人
同义词中,“精英”可能更侧重于才能或成就,而“权贵”更强调权力和财富的结合。反义词则反映了社会阶层的对立。
“权贵”一词源自汉语,其中“权”指权力,“贵”指高贵或尊贵。在历史上,这个词主要用来描述那些拥有政治权力和社会地位的人。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含义逐渐扩展到包括经济权力。
在**传统文化中,权贵往往与儒家思想中的“君子”相对立,后者强调道德和责任。在现代社会,权贵现象常被批评为社会不公和腐败的象征。
对于许多人来说,“权贵”可能引发负面情感,如嫉妒、不满或愤怒,因为它代表了社会资源的不平等分配和可能的道德失范。
在个人经历中,权贵可能体现在对某些社会现象的观察,如富人区与贫民窟的对比,或是对某些政策偏向富裕阶层的批评。
在诗歌中,权贵可以被描绘为“金色的枷锁”,象征着权力和财富的同时,也暗示了自由的缺失。
视觉上,权贵可能让人联想到豪华的府邸、昂贵的车队;听觉上,可能是宴会上的喧哗或是政治演讲中的权威语气。
在英语中,“权贵”可以对应为“aristocracy”或“elite”,但这些词在西方文化中可能有不同的历史和社会含义。
“权贵”这个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因为它不仅反映了社会结构和权力关系,还触及了道德和公平的议题。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有助于更深入地分析和讨论社会现象。
1.
【权】
(形声。从木,雚(guàn)声。本义:黄花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权,黄华木也。从木,雚声。 、 《尔雅·释木》。又如:权舆(草木萌发的状态)-权,黄英。 、 《诗·秦风·权舆》-于嗟乎,不承权舆。 、 《大戴礼记·诰志》-于时冰泮发蛰,百草权舆。
2.
【贵】
(形声。小篆字形,从贝,臾(guì)声。从“贝”,表示与钱物有关。本义:物价高,与“贱”相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贵,物不贱也。 、 《国语·晋语》-贵货而贱土。 、 《老子》-不贵难得之货。 、 《左传·昭公三年》-国之诸市,屦贱踊贵。 、 《汉书·食货志上》-遂白令边郡皆筑仓,以谷贱时增其贾(价)而籴,以利农,谷贵时减贾而粜,名曰常平仓。
【组词】
春雨贵如油;昂贵、 贵腾、 贵踊、 贵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