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0:15: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0:15:51
“天地君亲师”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中国传统文化,体现了古代社会的伦理秩序和价值观念。具体含义如下:
在不同的语境中,“天地君亲师”可以有不同的应用:
“天地君亲师”源自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强调社会秩序和伦理道德。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概念逐渐融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和价值体系中。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地君亲师”代表了社会的基本伦理秩序,强调对自然、国家、家庭和教育的尊重。这一观念在历史上对维护社会稳定和和谐起到了重要作用。
这一词汇常常引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怀念,同时也可能引发对现代社会秩序和价值观的反思。
在日常生活中,我常常听到长辈用“天地君亲师”来教育年轻人要尊重传统和长辈,这在家庭聚会和节日庆典中尤为常见。
在诗歌中,可以将“天地君亲师”融入对传统美德的赞颂:
天地之间,君亲师尊,
伦理秩序,世代传承。
结合中国传统音乐和山水画,可以更好地体现“天地君亲师”的文化内涵,如古筝的悠扬旋律和山水画的宁静意境。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伦理秩序观念也有体现,如日本的“忠孝”和西方的“家庭价值观”,但具体表达和侧重点可能有所不同。
“天地君亲师”作为一个深刻的汉语成语,不仅体现了古代中国的伦理秩序,也对我个人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产生了深远影响。在现代社会,这一概念仍然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社会价值。
1.
【天】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解字注》-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
【组词】
天灵、 天灵盖
2.
【地】
(形声。从土,也声。本义:大地)。
同本义,与“天”相对。
【引证】
《春秋·元命苞》-立字士力于一者为地。 、 《尔雅·释地》-土乙力为地。 、 《管子·形势解》-地生养万物。
【组词】
落地;天地;地角、 地宫、 地府、 地脉、 地遁
3.
【君】
(会意。从尹,从口。“尹”,表示治事;从“口”,表示发布命令。合起来的意思是:发号施令,治理国家。本义:君主,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古代大夫以上据有土地的各级统治者的通称。
【引证】
《说文》-君,尊也。 、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赏庆刑威曰君。 、 《春秋繁露》-君也者,掌令者也。 、 《荀子·礼论》-君者,治辨之主也。 、 《书·吕刑》-君帝清问下民。 、 《诗·大雅·皇矣》-克长克君。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二十余君。 、 《三国志·诸葛亮传》-思得明君。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则忧其君。 、 清·周容《芋老人传》-身名君宠。
【组词】
尧舜之君;欺君罔上;贤君;暴君;昏君;国君;君臣;明君;君王、 君伐、 君位、 君长、 君体、 君德、 君侯、 君公、 君父、 君子医
4. 【亲】
5.
【师】
(会意。从币,从垖。垖(duī)是小土山,帀(zā)是包围。四下里都是小土山,表示众多。本义:古代军队编制的一级。二千五百人为一师)。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师,二千五百人为师。 、 《书·伪泰誓》-王乃犬巡六师。 、 《诗·小雅·采芑》-陈师鞠旅。 、 《周礼·地官·小司徒》-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