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1:40: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1:40:17
天国:字面意思是指天堂或上帝的国度,通常在**语境中指一个神圣的、完美的、永恒的居住地,是信徒在死后灵魂得以安息和享受永恒幸福的地方。
天国一词源自古代汉语,最初指天上的国度,后来在和教传入后,与概念相结合,形成了现代的意义。
在教文化中,天国是信徒们追求的终极目标,与个人的道德行为和信仰紧密相关。在文化中,天国也常被用来象征理想的社会状态。
天国一词常常带有一种神圣和美好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宁静、和谐和永恒的幸福。
在个人生活中,天国可以作为一个激励人心的概念,鼓励人们追求更高的道德标准和精神境界。
在诗歌中,可以将天国比喻为心灵的归宿:
在心灵的深处,有一片天国, 那里没有烦恼,只有宁静和喜悦。
天国可以联想到宁静的风景画,或是**音乐中的圣洁旋律,如教堂的钟声。
在不同文化中,天国的概念有所不同。在教中,天国是上帝的国度;在中,类似的概念是涅槃;在伊斯兰教中,则是天堂(Jannah)。
天国作为一个词汇,不仅在*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也在文学和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它代表了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语言学和表达中一个富有深意的词汇。
1.
【天】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解字注》-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
【组词】
天灵、 天灵盖
2.
【国】
(会意。从“囗”(wéi),表示疆域。从或(即“国”)。“或”亦兼表字音。本义:邦国)。
周代,天子统治的是“天下”,略等于现在说的“全国”。
【引证】
《说文》-国,邦也。 、 《周礼·太宰》。注:“大曰邦,小曰国。”-以佐王治邦国。 、 《周礼·大司马》。注:“国谓王之国;邦国,谓诸侯国也。”-方千里曰国畿,诅祝以叙国之信用,以资邦国之剂信。 、 《左传·隐公元年》-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 《论语·微子》-丘也闻有国有邦者。 、 《左传·庄公十年》-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 汉·贾谊《新书·过秦论上》-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组词】
齐国;晋国;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