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29: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29:22
“天地良心”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天和地,以及人的良心。基本含义是指天理和人的良知,强调公正无私、真诚无欺的态度和行为。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的行为正直,符合道德标准。
在文学作品中,“天地良心”常用来强调人物的正直和道德高尚,如在古典小说中描述主人公的行为时。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这个成语来表达对某人行为的赞赏或对不公正行为的谴责。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道德伦理讨论中,这个词汇也常被用来强调公正和诚信的重要性。
“天地良心”这个成语源自传统文化,强调天理和人的内心良知。在古代哲学和文学中,天理常被视为宇宙的道德法则,而良心则是个人内心的道德判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语境中,强调道德和公正的重要性。
在**文化中,“天地良心”与儒家思想中的“仁义”和“礼”密切相关,强调个人行为应符合社会道德和伦理标准。在社会背景中,这个成语常被用来评价和判断个人或集体的行为是否符合公众的道德期待。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一种正直和真诚的情感反应,联想到了那些坚守原则、不随波逐流的人。它提醒我在生活中应保持诚实和公正,不违背自己的良知。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位老师,他总是以天地良心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和学生,这种正直和责任感深深影响了我。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纷扰的世界里,我坚守天地良心,如星辰般不灭。”
视觉上,我联想到一幅画面:一个人站在广阔的天地之间,面带坚定的表情,象征着他的正直和良知。听觉上,我可能会联想到一首强调正义和良知的歌曲。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by God's grace”或“by the grace of God”,强调基于**信仰的道德行为。
“天地良心”这个成语在*文化中具有深厚的道德和伦理意义,强调个人行为应符合天理和良知。在我个人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词汇提醒我要保持正直和诚实,不违背自己的道德原则。
我对得起~,没有干任何亏心事。
1.
【天】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解字注》-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
【组词】
天灵、 天灵盖
2.
【地】
(形声。从土,也声。本义:大地)。
同本义,与“天”相对。
【引证】
《春秋·元命苞》-立字士力于一者为地。 、 《尔雅·释地》-土乙力为地。 、 《管子·形势解》-地生养万物。
【组词】
落地;天地;地角、 地宫、 地府、 地脉、 地遁
3.
【良】
(形声。本义:善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良,善也。 、 《诗·邶风·日月》-德音无良。 、 《诗·鄘风·鹑之奔奔》-人之无良。 、 诸葛亮《出师表》-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袆、董允等,此皆良实。
【组词】
天良、 驯良、 良正
4.
【心】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 、 《吕氏春秋》-其祀中霤,祭先心。 、 方苞《狱中杂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组词】
心腹之病、 心上刃、 心肝肐蒂、 心气、 心系、 心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