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2:13: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2:13:07
生产过剩是指在经济活动中,生产的商品或服务数量超过了市场需求,导致市场上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这种现象通常会导致商品价格下降,库存积压,甚至企业亏损和失业率上升。
生产过剩一词源于经济学领域,最早由马克思在其著作中提出,用以描述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周期性危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概念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经济分析中。
在现代社会,生产过剩往往与经济危机、失业和社会不稳定联系在一起。它反映了生产力和市场需求之间的不平衡,是经济政策制定者需要密切关注的问题。
生产过剩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负面情感,因为它通常与经济困难和社会问题相关联。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工厂关闭、工人失业和市场萧条的画面。
在个人生活中,生产过剩的概念可能体现在购买过多的物品,导致家中堆积如山,或者在工作中遇到项目过多而时间不足的情况。
在诗歌中,可以将生产过剩比喻为“市场的海洋中,漂浮着无数无人问津的商品之舟”。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中的“overproduction”,德语中的“Überproduktion”,都表达了类似的概念,但在具体的使用和文化背景上可能有所不同。
生产过剩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概念,它不仅影响着市场和经济,也与社会稳定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了解和分析这一概念,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经济现象和社会问题,并在个人和政策层面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1.
【生】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初生的草木,下面是地面或土壤。“生”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草木从土里生长出来;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生,进也。象草木生出土上。 、 《广雅》-生,出也。 、 《广韵》-生,生长也。 、 刘巘《易义》-自无出有曰生。 、 《易·系辞》-天地之大德曰生。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生好物也。 、 《荀子·王制》-草木有生而无知。 、 《诗·唐风·有杕之杜》-生于道左。 、 《诗·小雅·信南山》-生我百谷。 、 徐光启《甘薯疏序》-种之,生且蕃。 、 清·姚鼐《登泰山记》-多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
【组词】
生盛、 生化、 生骨、 生落、 生遂、 生荣、 生处、 生肌、 生条
2.
【产】
(形声。从生,彦省声。本义:出生,生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産,生也。 、 《周礼·大宗伯》。注:“生其种曰产。以天产作阴德,以地产作阳德。”注:“天产者动物,地产者植物,谓九谷之属。”-百物之产。 、 《后汉书·明帝纪》。注:“同母兄弟也。”-同产。 、 晋·干宝《搜神记》-其妻重身当产。
【组词】
产子、 产育、 产母
3.
【过】
古国名 ,在今山东省掖县稍西北近海处。
【引证】
《左传·襄公四年》-处浇于过,处豷于戈。
姓,过国之后。
4.
【剩】
(形声。从刀,乘声。本义:剩余;余下)。
同本义。
【引证】
《聊斋志异·狼三则》-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 清·洪亮吉《治平篇》-使野无闲田,民无剩力。
【组词】
剩员、 剩语、 剩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