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9:04: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9:04:52
“余钱剩米”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剩余的钱和米”,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或家庭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后,还有剩余的金钱和食物。这个词汇的基本含义是指经济状况良好,有足够的储备来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在文学作品中,“余钱剩米”可能用来描绘一个家庭的富足和安宁,或者作为一种对比手法,突出主人公在困境中的坚韧。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形容一个人的经济状况,或者在讨论家庭预算时提及。在专业领域,如经济学或社会学,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分析家庭的储蓄行为或经济稳定性。
同义词:富余、盈余、积蓄 反义词:赤贫、负债、拮据
这些同义词和反义词在描述经济状况时各有侧重,例如“富余”强调的是超出需求的充足,而“赤贫”则强调的是极度缺乏。
“余钱剩米”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余”和“剩”两个表示剩余的词素组成,加上“钱”和“米”这两个基本生活必需品,构成了一个描述经济状况的词汇。在历史上,这个词汇可能更多地用于描述农村家庭的经济状况,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其使用范围也逐渐扩大。
在**传统文化中,“余钱剩米”常常与节俭和储蓄的美德联系在一起。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讨论家庭的经济规划,或者在政策讨论中提及如何提高家庭的储蓄率。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安心和满足,因为它暗示了一种稳定和富足的生活状态。在思维和表达中,它让我联想到规划和准备的重要性。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在一次家庭聚会上听到长辈们讨论如何合理使用余钱剩米,这让我意识到经济规划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余钱剩米,家国安宁,
节俭持家,世代传承。
结合图片,我可以想象一个家庭在丰收后的喜悦,或者一个储蓄罐满满的画面。在音乐中,我可以联想到轻快的旋律,象征着生活的富足和快乐。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leftover money and grains”,但这个表达不如“余钱剩米”在中文中那样常用和富有文化内涵。
“余钱剩米”这个词汇不仅描述了经济状况,还承载了节俭和储蓄的文化价值。在我个人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提醒我要注重经济规划和储蓄,以确保未来的稳定和安全。
第一部分是有余钱剩米的,即用其体力或脑力劳动所得,除自给外,每年有余剩。
1.
【余】
(形声。从食,余声。本义:饱足)。
饱足。足食得饱。
【引证】
《说文》-余,饶也。
2.
【钱】
(形声。从金,戔(jiān)声。(jiǎn)本义:农具名,即铁铲。上古时期曾以农具作为交易媒介,其后铸造货币又仿其形为之,因此引申为货币、钱财)。
金属货币。特指铜钱。
【引证】
《说文解字》锴注-一曰货也。古者货贝而宝龟。周太公立九府圜法,乃用泉,至秦废贝行钱。 、 《史记·平准书》。索隐:“本名泉,言货之如流泉也。”-龟贝金钱。 、 《国语·周语》。注:“钱者,金币之名,古曰泉,后转曰钱。”-景王二十一年将铸大钱。 、 《史记·天官书》-下有积钱。 、 唐·白居易《卖炭翁》-卖炭得钱何所营? 、 宋·欧阳修《归田录》-以钱覆其上。 、 、
【组词】
钱眼、 钱价、 钱范、 钱幕、 钱缗、 钱品、 钱花花
3.
【剩】
(形声。从刀,乘声。本义:剩余;余下)。
同本义。
【引证】
《聊斋志异·狼三则》-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 清·洪亮吉《治平篇》-使野无闲田,民无剩力。
【组词】
剩员、 剩语、 剩货
4.
【米】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米粒琐碎纵横之状。“米”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米”的字与米、粮有关。本义:谷物和其他植物子实去壳后的子实)。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四注象米,十其介者,九谷之分也。-米,粟实也。象禾实之形。 、 《礼记·明堂位》-米麜有虞氏之痒也。
【组词】
粟米;花生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