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3:40: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40:12
光谱:光谱是指光在不同波长或频率上的分布,通常用于描述光的组成。在物理学中,光谱可以分为连续光谱、线状光谱和带状光谱等。光谱分析是研究物质成分和结构的重要手段。
“光谱”一词源自拉丁语“spectrum”,意为“图像”或“幻影”。在17世纪,牛顿通过棱镜实验首次将白光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谱,此后“光谱”一词开始用于描述光的这种特性。
在现代社会,光谱分析在环境监测、医学诊断和材料科学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此外,光谱也常被用来象征多样性和包容性。
“光谱”一词常带有一种科学和精确的联想,同时也可能让人想到彩虹的美丽和多样性。
在日常生活中,光谱的概念可能不常直接使用,但在讨论科学话题或解释自然现象时,光谱的知识是基础。
在诗歌中,可以将“光谱”比喻为人类情感的多样性:
爱如光谱,多彩而深邃, 每一波长,都是心灵的颤动。
在不同语言中,“光谱”通常有相似的对应词汇,如英语中的“spectrum”,德语中的“Spektrum”,法语中的“spectre”。
“光谱”是一个多功能的词汇,既有着科学的精确性,也具有文学和比喻的灵活性。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光谱的概念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描述和分析自然现象,同时也丰富了我们的表达方式。
1.
【光】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火,在人上”。本义:光芒,光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光,明也。 、 《释名·释天》-光,晃也,晃晃然也。亦言广也,所照广远也。 、 《楚辞·九歌·云中君》-与日月兮齐光。 、 《淮南子·俶真》-能游冥冥者与日月同光。 、 《淮南子·本经》-日月淑清而扬光。 、 《易·观》-国之光。 、 《诗·小雅·庭燎》-夜未央,庭燎之光。 、 《史记·屈原列传》-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 《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光远而自他有耀者也。 、 《国语·晋语》-光明之耀也。 、 《孟子》-容光必照焉。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 清·邵长蘅《阎典史传》-有红光一缕起土桥,直射城西。
【组词】
阳光;灯光;反光、 色光、 晨光、 曙光、 光晃
2.
【谱】
(形声。从言,普声。本义:记载事物类别或系统的书)。
同本义。
【引证】
《广雅》-谱,牒也。 、 《说文新附》。朱骏声曰:“桓君山云,太史公三代世表,旁行斜上,普效周谱,是谱之名起于周代也。”-谱,籍录也。 、 《旧唐书·经籍志上》-十二曰谱系,以纪世施继序。
【组词】
食谱;歌谱;谱学、 谱录、 家谱;棋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