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0:40: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0:40:11
“光闪闪”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用来描述物体表面反射光线时产生的闪烁效果,通常给人一种明亮、耀眼的感觉。这个词汇强调了光线的反射和闪动,使得描述的对象显得生动且具有吸引力。
“光闪闪”由“光”和“闪闪”组成,其中“光”指光线,“闪闪”表示快速闪动。这个词汇在中文中的使用历史较长,主要用于描述视觉上的明亮和动感。
在**文化中,“光闪闪”常与财富、美丽和成功联系在一起,如形容珠宝的光彩、成功人士的风采等。这种联想反映了人们对光明和美好事物的向往。
“光闪闪”给人以积极、明亮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的是美好、成功和引人注目的场景。这种词汇在表达时往往带有一定的赞美和欣赏的情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用“光闪闪”来形容一次婚礼上新娘的钻石戒指,那种闪耀的光芒不仅美丽,也象征着新人的幸福和美好未来。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夜空中,星辰光闪闪,如同遥远的爱恋,在黑暗中闪烁不息。”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波光闪闪的湖面,或是珠宝店中光闪闪的钻石。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水滴落在金属表面时的清脆声响。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parkling”或“glittering”,它们在描述光线反射的效果上与“光闪闪”相似,但在文化和语境上可能有所不同。
“光闪闪”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物体的视觉特征,还传递了情感和文化的内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和灵活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1.
【光】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火,在人上”。本义:光芒,光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光,明也。 、 《释名·释天》-光,晃也,晃晃然也。亦言广也,所照广远也。 、 《楚辞·九歌·云中君》-与日月兮齐光。 、 《淮南子·俶真》-能游冥冥者与日月同光。 、 《淮南子·本经》-日月淑清而扬光。 、 《易·观》-国之光。 、 《诗·小雅·庭燎》-夜未央,庭燎之光。 、 《史记·屈原列传》-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 《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光远而自他有耀者也。 、 《国语·晋语》-光明之耀也。 、 《孟子》-容光必照焉。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 清·邵长蘅《阎典史传》-有红光一缕起土桥,直射城西。
【组词】
阳光;灯光;反光、 色光、 晨光、 曙光、 光晃
2.
【闪】
(会意。从人在门中。本义:自门内偷看)。
同本义,引申为偷看。
【引证】
《说文》。南朝宋·裴松之注引《魏略·苛吏传》:“白日常自于墙壁间閨闪。”-闪,窥头在门中也。 、 《礼记·礼运》。注:“淰之言闪也。”疏:“闪是忽有忽无,故字从门中人也。经传多以掩为之。”-故鱼鲔不淰。
3.
【闪】
(会意。从人在门中。本义:自门内偷看)。
同本义,引申为偷看。
【引证】
《说文》。南朝宋·裴松之注引《魏略·苛吏传》:“白日常自于墙壁间閨闪。”-闪,窥头在门中也。 、 《礼记·礼运》。注:“淰之言闪也。”疏:“闪是忽有忽无,故字从门中人也。经传多以掩为之。”-故鱼鲔不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