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7:53: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7:53:58
“尺有所短”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尺子也有它的短处。基本含义是指任何事物都有其局限性或不足之处,强调事物的相对性和不完美性。
在文学中,这个成语常用来表达对事物全面性的认识,提醒人们不要过分依赖或迷信某一种工具或方法。在口语中,它可以用来谦虚地表达自己的不足或承认错误。在专业领域,如管理学或工程学,它可以用来强调任何系统或方法都不是完美的。
同义词“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强调的是人或事物的不足,与“尺有所短”意思相近。反义词则强调事物的完美或无可指责。
“尺有所短”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原意是指尺子和寸各有其用途和局限,后来演变为成语,用来比喻任何事物都有其局限性。
在**传统文化中,这个成语体现了中庸之道和辩证思维,强调事物的相对性和平衡。在社会交往中,它也常用来表达谦虚和自我反省的态度。
这个成语给人以平和、理性的感觉,提醒人们在评价事物时要全面考虑,不要过于极端。它也让人联想到不断学*和改进的精神。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用这个成语来提醒自己和朋友,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自知之明,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不断学*和进步。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人生路上,不断探索。”
视觉上,可以联想到一把尺子,它的刻度有限,但每一寸都有其价值。听觉上,可以联想到老师或长辈的教诲,提醒我们要谦虚和学*。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有“Every coin has two sides”(每个硬币都有两面),强调事物的两面性。
“尺有所短”这个成语教会我认识到事物的局限性,保持谦虚和学的态度。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帮助我更全面地看待问题。
比喻又自然存在它的‘~’之处,任何比喻都仅仅是对比之中的一点罢了。
1.
【尺】
(指事。小篆,从尸,从乙。“尸”象人卧的形象。“乙”是个标识,周制寸、咫、尺、仞、寻、常诸度,皆以人之体为法。本义:十寸)。
同本义,量词。长度单位。
【引证】
《说文》-尺,十寸也。人手却十分动脉为寸口。十寸为尺,所以指斥规榘事也。
2. 【有】
3.
【所】
(形声。从斤,户声。斤,斧子。(hǔ)本义:伐木声)。
“所”假借为“处”。处所;地方。
【引证】
《诗·商颂·殷武》-有截其所。 、 《荀子·王霸》-不可不为择所而后错之。 、 《吕氏春秋·达郁》-必于无人之所。 、 《吕氏春秋·谨听》-僻远悠闲之所。 、 《左传·隐公元年》-不如早为之所。 、 唐·柳宗元《童区寄传》-持童抵主人所,愈束缚牢甚。 、 《聊斋志异·促织》-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 清·袁枚《祭妹文》-汝生于浙而葬于斯,离吾乡七百余里矣,当时虽觭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
【组词】
哨所;寓所;诊所;交易所;看守所;托儿所;招待所; 收容所;诊疗所;观察所;指挥所;各得其所
4.
【短】
(会意。从矢,豆声。从“矢”,表示短不短可以用矢来量。古代弓长箭短,量长的用弓作标准,量短的用箭作标准。本义:不长)。
同本义 。指两端距离小。与“长”相对。指空间或指时间。
【引证】
《说文》。按,短,不长也。-短,有所长短,以矢为正。 、 《吕氏春秋·长见》。注:“近也。”-以其长见与短见也。 、 《荀子·非相》-帝尧长,帝舜短,文王长,周公短,仲尼长,子弓短。 、 《战国策·赵策》-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组词】
短趁、 短盘驴子、 短盘、 短票、 短绠、 短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