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03: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03:41
“尺步绳趋”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按照规定的步伐和绳索的引导前进。基本含义是指行为举止严格遵守规矩,不越雷池一步。这个成语强调的是一种严格遵守规则和秩序的态度。
在文学作品中,“尺步绳趋”常用来形容人物的行为举止非常规矩,有时也带有一定的贬义,暗示人物过于拘泥于形式,缺乏灵活性和创新。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正式场合或教育领域,可能会用来强调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同义词:循规蹈矩、墨守成规、按部就班 反义词:随心所欲、放荡不羁、不拘小节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尺步绳趋”更强调的是严格按照既定规则行事,而“循规蹈矩”和“墨守成规”则更多指的是遵守传统或常规。反义词则强调的是不受约束,自由自在的态度。
“尺步绳趋”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直接来源于古代对行为规范的要求。在古代,尺、步、绳都是测量和规范的工具,因此这个成语形象地表达了严格遵守规则的意思。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没有发生太大变化,仍然用来形容人的行为非常规矩。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礼”和“规矩”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尺步绳趋”这个成语在社会中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它反映了**人对于秩序和规范的重视,尤其是在教育、军事和官僚体系中。
这个成语给我的情感反应是严肃和拘谨。它让我联想到那些严格遵守规则,不轻易改变的人。在某些情况下,这种态度可能会被视为缺乏灵活性和创新精神。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位老师,他对学生的要求非常严格,希望我们都能尺步绳趋。虽然这种严格的要求有时让人感到压力,但也确实帮助我们养成了良好的学**惯。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尺步绳趋,规矩之中, 墨守成规,不越雷池。
视觉上,我可以联想到古代的官员或士兵,严格按照规定的步伐行走。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整齐的脚步声和号令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tick to the rules”或“follow the protocol”,但这些表达没有“尺步绳趋”那么形象和具体。
“尺步绳趋”这个成语强调了遵守规则的重要性,但也提醒我们在某些情况下需要灵活变通。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使用这样的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思想,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而绳趋尺步,华言华服者,往往反摈弃不用。
以彼其文,岂不周规折矩,~,佳乎否乎?(清·冯桂芬《复庄卫生书》)
1.
【尺】
(指事。小篆,从尸,从乙。“尸”象人卧的形象。“乙”是个标识,周制寸、咫、尺、仞、寻、常诸度,皆以人之体为法。本义:十寸)。
同本义,量词。长度单位。
【引证】
《说文》-尺,十寸也。人手却十分动脉为寸口。十寸为尺,所以指斥规榘事也。
2.
【步】
(会意。甲骨文字形,由两只脚的象形符号重迭而成,表示两脚一前一后走路。本义:行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步,行也。 、 《礼记·祭义》-跬步而不敢忘,孝也。 、 《书·召诰》-王朝步自周。 、 《礼记·曲礼》-步路马必中道。 、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见夫人之步马者。 、 《楚辞·屈原·涉江》-步余马兮山皋。 、 《战国策·齐策四》-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
【组词】
止步;信步、 步步虚心、 步阁、 步趋
3.
【绳】
(形声。从糸(mì),蝇省声。本义:绳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绳,索也。 、 《小尔雅》-大者谓之索,小者谓之绳。 、 《易·说卦》-巽为绳直。 、 《易·系辞传》-作结绳而为网罟。 、 《诗·小雅·采绿》-言纶之绳。 、 《庄子·胠箧》-民结绳而用之。 、 汉·王充《论衡·订鬼篇》-病者困剧…若见鬼把椎锁绳纆,立守其旁。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绿碧青丝绳。
【组词】
绳床、 绳缢跌扑、 绳文、 绳桥、 绳头、 绳戏、 绳络、 绳床瓦灶
4.
【趋】
(形声。从走,刍声。本义:快步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疾行曰趋,疾趋曰走。”-趋,走也。 、 《礼记·王藻》-走而不趋。 、 《礼记·曲礼》-帷薄之外不趋。 、 《庄子·胠箧》-则负匮揭箧担囊而趋。 、 《聊斋志异·促织》-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往。 、 宋·苏轼《教战守》-步趋动作。
【组词】
趋蹑、 趋行、 趋走、 趋风、 趋趋、 趋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