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57: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57:29
“传命”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传达命令或指示。字面意思是通过某种方式将命令或信息传递给他人。
在文学作品中,“传命”可能被用来描述古代战争或宫廷中的命令传递,强调其正式和权威性。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除非在特定的情境下,如军事训练或组织管理中。在专业领域,如军事、企业管理或政府机构,“传命”可能是一个常用的术语,用来描述上级对下级的指令传达。
同义词中,“传达”更侧重于信息的传递过程,而“命令”和“指示”则更强调权威性和必须执行的性质。反义词则反映了对于命令的不同态度和行为。
“传命”这个词汇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传”字有传递、传承的意思,“命”字则指命令或生命。在古代文献中,如《左传》等,可以看到“传命”的使用,反映了其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在传统文化中,命令的传达往往与权威和等级制度紧密相关。在古代,的命令通过各种渠道传达给臣民,这种命令的传达方式体现了封建社会的等级秩序。
“传命”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权威、秩序和责任感。在情感上,它可能引起一种正式和严肃的感觉,尤其是在涉及到军事或政府命令时。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一次公司紧急会议上听到CEO传命给所有部门,要求立即采取措施应对突发的市场变化。这种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传命”在组织管理中的实际应用和重要性。
在诗歌中,可以将“传命”融入描述历史场景的诗句中,如: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将军传命急,战士夜行军。
在视觉上,“传命”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的信使骑马传递消息的场景,或者现代军队中通过无线电传达命令的画面。在听觉上,可能联想到严肃的命令声或紧急的广播通知。
在英语中,“传命”可以对应为“transmit orders”或“issue commands”。在不同文化中,命令的传达方式和重要性可能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组织和社会秩序的维护。
通过对“传命”这个词汇的深入学,我认识到它在传达权威和维护秩序方面的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类词汇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和理解复杂的组织和社会行为。
1.
【传】
驿站所备的车。
【引证】
《左传·成公五年》-晋侯以传召伯宗。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周公旦从鲁闻之,发急传而问之。(急传:特快的驿车) 、 《韩非子·爱臣》-非传非遽(驿马),载奇皮革,罪死不赦。
驿站;驿舍。
【引证】
《战国策·齐策五》-昔者赵氏袭卫,车舍人不休传。 、 《后汉书·陈忠传》-发人修道,缮理亭传。
【组词】
传车、 传吏、 传马、 传乘、 传宰
2.
【命】
(会意。从口从令。表示用口发布命令。本义:指派;发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朱骏声按:“在事为令,在言为命,散文则通,对文则别。令当训使也,命当训发号也。”-命,使也。 、 汉·蔡邕《独断》-出君下臣名曰命。 、 《贾子·礼容》-语下命者,制令也。 、 《文选·闲居赋序》注-凡尊者之言曰命。 、 《诗·大雅·卷阿》-维君子命。 、 《仪礼·燕礼》-某固辞不得命。 、 《吕氏春秋·孟春纪》。注:“命,令也。”-命田舍东郊。 、 《列子·汤问》-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令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 、 清·周容《芋老人传》-命妪煮芋。 、 白居易《琵琶行序》-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组词】
命酌、 命席、 命酒、 命乐、 命官、 命材、 命事、 命使、 命将、 命相、 命讨、 命教